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法身无病

法身无病

洞山良价禅师,浙江人,俗姓俞,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曾亲近过南泉、灵佑、灵岩等禅师,后因见水影而彻悟。洞山禅师行脚参访的足迹遍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各省,最后在江西洞山普利院十年,盛开化门,接引学子不计其数,最为杰出者首推云居道膺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洞山禅师六十三岁将圆寂时,曹山禅师问他道:老师身体有病,是否还有不病之体呢?

洞山禅师道:有!

曹山禅师再问道:不病之体,是否看得见老师呢?

洞山禅师答道:是我在看它。

曹山禅师不解,问道:不知老师怎么样看它?

洞山禅师坦白地说道:当我看时,看不到有病!

这意思是说,色身有病,可看可知;法身无病,就不可看不可知了。

不久,洞山禅师就感到身体不适,便开始洗脸沐浴,披上袈裟,敲钟向大家辞别后,端坐着不再呼吸。学僧们看到这种情形,都忍不住地大哭起来,甚至有人责怪曹山禅师,硬把洞山禅师逼死了,此时洞山禅师突然张开了眼,对哭泣的学僧们说道:夫出家儿心不依物,是真修行,何有悲恋?

于是便叫人办愚痴斋,学僧们知道斋后便要离别老师,都不愿速办,一直拖了七天,才把斋食办好,洞山禅师和学僧们一起用斋。餐后,对学僧们道:不要吵我,让我清净一点儿。切记,人要临终时,千万不要哭泣呼号,今后曹山是你们的善知识!言罢,回到丈室,端坐而逝。

禅思禅悟

说到生病,色身肉体上自然有生老病死,但法身本性上就没有生老病死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多为勉励自己或提醒他人不要忘记最初时候的发心,我们要保持善良、真诚、进取、宽容等美好品质,做人做事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功。我从电影《千与千寻》里,...

卸下你的“累”

卸下你的“累”

卸下你的累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和烦恼,有太多的伤感和惆怅,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记忆如过眼烟云?也许,亲情、友情、恋情都将伴随心累的历程,也许,所谓的傲骨与傲气,都得付出心累的代价!许许多多的...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 [精华] 我现在已经七十八岁了,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 这么多年轻人死了,许多同年纪的人死了,这么多老年人死了;许多卑贱的人爬起...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 法照,唐代圣僧,为净土宗四祖,约生于公元747-821年间。法照大师的一生有许多神奇殊特的感应事迹。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迁居衡州(今湖南衡阳)的云峰寺时,一日...

明海法师:因果不空是什么意思?

明海法师:因果不空是什么意思?

因果不空指的是因缘果报,不会凭空消失。在唯识思想中,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观念,就是有因有果,果又成为新因的因果相续理论。种子起现行,就像是自然界的种子发芽一样,因缘条件够了,它就会发芽、成长、生...

意志坚定

意志坚定

意志坚定弟子问禅师:师父,该如何使身心清静呢?禅师回答说: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眉头泛光,当天就能变成富翁,于是他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金铺里,当着别人的面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被人抓住送进了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