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禅师的生活

禅师的生活

禅师们是思考人生大哲学的,精神世界极为丰富,而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却是十分简朴的。

扁担和尚一生只拾橡栗为食。

永嘉禅师不吃锄头种的菜,因为他怕锄头杀生。

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整整二十年,遇到平软的地就脱下鞋子赤脚行走。

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管冬天和夏天都是穿同样的一套衣服。

慧开法师不管接受大小的施舍,马上分散救济贫苦的人;行因法师在庐山的佛手岩修行时,天天跟鸟兽为伴,那些动物都很温驯地亲近他,没有一点儿惧怕。后来他很潇洒地站着死去。

大梅和尚参访马祖禅师,明心见性以后,隐居在深山中涵养,有人要请他出来当官,大梅和尚很幽默地回答说: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富上法师,坐在道路旁边读经,身边放着一顶大斗笠来化缘。因为马路偏僻,来往的人很少,所以他没什么收获。有人问他说:大师,您为什么不到城里人多的地方去化缘呢?他回答说:我只要一两文钱就能够维持生命了。

禅思禅悟

如果人在生活上过度追求奢侈,必然会有过多的个人欲望。个人欲望过多,就会贪图荣华富贵,走上邪路,甚至招来灾祸。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大师参禅念佛会有什么毛病呢?你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各位护法信徒们,学佛老老实实的,千万不能求神通,神通对你们不利呀!门口有人骂你,你听不到,你还是安心在这里听我讲经,假如你有天耳通,听到那个人在...

腊八粥帮你祛病疗疾

腊八粥帮你祛病疗疾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在腊八这天,人们通常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为中国节令小吃,其味多样,清香甜美,营养丰富,还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各地因民俗的差异,腊八粥所用原料不尽相同。《燕京岁时...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

而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念相同吗?“大千世界”又有多大呢?想要弄清楚这些,首先就要了解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

《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世”为迁流,属于时间的范畴。时间如流水般,处于不断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再到未来,故称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经典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是佛教学中的谜,一些开明的看法(如日本学者),说是出于印度古老的传说,佛陀在世时,仅是假用传说来阐明佛法,传说中的须弥山或有或无,不是佛陀所要阐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须弥山的传说而阐明觉世济民的佛法。

小世界的范围,既是一个日月系,那该是指太阳系或恒星系了,因为每一恒星,均有若干的卫星,恒星都是日,卫星都是月。对太阳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等九大行星,也是卫星也是月。

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围,是由一个须弥山至色界的梵天;

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净天;

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音天。

“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

每一个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大梵天王也有无量无数。据经典所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为“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我们所处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单位而已,释迦牟尼为了普化他的化区,所以要用千百亿化身,才能应化周全,虽化千百亿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千世界中而已。

由此可见,佛教的世界观,非常的广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学的观点。

内容整合自《俗语佛源》等经典

佛教“大千世界”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而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念相同吗?“大千世界”又有多大呢?想要...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猴子拾豆子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猴子拾豆子

猴子拾豆子一只猴子手里拿了一把豆子,一不小心掉了一颗。它为了找掉下去的那颗,便放开手中的豆子,专心去找那一颗遗落的豆子。结果掉的没找着,那把豆子也被鸡鸭吃得一乾二净了。智慧小语:有些人也像这只猴子一...

陈士强教授:藏文佛典导论

陈士强教授:藏文佛典导论

陈士强教授:藏文佛典导论陈士强我国的西藏,古称“吐蕃”,它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公元七世纪开始的。七世纪前半叶,以松赞干布(约617—650)为赞普(首领)的雅隆(今西藏山南地区)农牧部落联盟,兼...

转世为人猪

转世为人猪

转世为人猪一九八八年冬,上宣下化上人率领万佛圣城法界大学访问团第三次到马来西亚弘法。十一月廿九日上人南下到叭株吧辖,在觉慧禅寺接见信众。果然不出所料,在四十多名求见上人的信众中,都是有病要求上人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