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有业有报

有业有报

有一位信士问普交禅师道:修忏悔法门是为了自己忏悔呢?还是为他人忏悔呢?若为自己忏悔,自己罪性从何而来?若为他人忏悔,他人非我,怎能为他忏悔?

普交禅师一时无以回答,便开始云游参访,希望解答这个疑难问题,一日到了泐潭禅师处,脚刚踏进门,泐潭禅师大叫着喝了一声。

普交禅师虽然不知喝一声的意义,但想到既然前来问道,总该自己先表明来意,哪里知正要开口,泐潭的禅杖已打了过来。

普交不知所以,但只有忍耐,经过数日后,泐潭禅师对普交说道:我有古德公案想与你商量。

普交正要启口说好,泐潭又大喝一声!在此喝声下普交禅师豁然开悟,不禁哈哈大笑。泐潭禅师走下禅床,执着普交禅师的手道:你会佛法吗?

普交禅师大喝一声,复将泐潭禅师的手推开。

泐潭禅师哈哈大笑。

说到忏悔法门,有深浅层次:作法忏、功德忏、无生忏等。偈云:罪从心起将心灭,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为自己忏,亦为他人忏;为他人忏,亦为自己忏;自他无二,事理一如,何必要把自己与一切众生分开?说到罪业,在事相上当然有罪有业,有业有报,但在自性本体上,哪里有罪业之假名?喝的一声,是善是恶?是常是暂?是己是他?众生的分别在真理上实则无分别。

禅思禅悟

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悯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黄念祖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黄念祖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莲宗妙谛—净语三则黄念祖老居士主讲以一九八八年于北京居士林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目录:(一)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 四首(二)深妙禅偈(三)老实念 《净语》是先师夏莲居老居...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罗居士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罗居士

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罗居士善财在婆须密多那里,获得无边善巧方便智,能于一切事物中,随其乐欲而现身,令离贪欲想。更热爱人间、热爱世间,为人间作福田,为世间一切众生广作福田。其心坚固,又南行来到善度城。...

心要善、要诚

心要善、要诚

心要善、要诚昨晚经过一个朋友家门口,被她妈妈拉住聊了一个多小时。这位阿姨25、6年前就每年都去北山庵祈福的,她对我说:「我不皈依,也不知你们说的修行是什么,但我信佛,信得五体投地。而且无论我有什么困...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悲。观世音菩萨既有博大的爱护心,又有非...

疫情警示“吃货”:请口下留德

疫情警示“吃货”:请口下留德

逢年过节,朋友聚会,礼节的殷勤体现在现宰现杀,买办生鲜,似乎不杀生就体现不出对节日的重视和自家的气派。为滋补或为猎奇,一些“作死的吃货”已不满足于常规的肉类,把黑手伸向了野生动物,乃至有美女发出吃蝙...

达真堪布:把自心安住于佛的圆满智慧中是作意而安住吗?

达真堪布:把自心安住于佛的圆满智慧中是作意而安住吗?

达真堪布:把自心安住于佛的圆满智慧中是作意而安住吗? 问:在修持破瓦法时,叫“吼”的时候,观想自己的心已经跟阿弥陀佛的心、跟阿弥陀佛的智慧融为一体了。最后叫五个“啪的”,进一步地把自己的心完全安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