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隽永故事:欢喜布施

欢喜布施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有人问默仙禅师,说他太太非常贪心吝啬,不肯布施行善,请求禅师指点开示。禅师应请来到信众家里,太太虽也出面迎接、应答,禅师来了许久,却连一杯茶水也未奉上。禅师了然于胸,于是出言:「夫人请看,我这双手,如果时时握拳,你觉得如何?」

夫人回答:「便是畸形。」禅师又说:「那么,时时伸直不弯,又如何?」

夫人再答:「也是畸形。」禅师点头说道:「夫人说的一点也没错,两者皆是畸形。只知贪取,不能布施,是畸形;只懂布施,不会储蓄,也是畸形。钱财要懂得利用流通以发挥妙用,否则就变成守财奴了。」

这位太太在禅师的开导下,心胸豁然开朗,顿时觉悟到自己的无知,终于一改吝啬的习气,成为乐善好施的人。

许多人只知赚钱累积财富,也有人过份布施,刻薄自己,陷于两种极端、有失中道,都不是佛教徒应有的应世精神。富者若未能广行布施,如何体会满足的喜乐富足?吝啬的人,心田贫瘠荒芜,又怎么会知足?拥有财富是过去所种福田,一旦福报耗尽,匮乏之苦,任谁也无法代受。以下就是一则有名的例子:

某富翁非常吝啬,山上的和尚来到门口化缘时,他不但不愿布施,还总是恶形恶状把人赶走。和尚无奈之余,发现富翁宅院旁的水沟,每天都有很多丢弃的食物,觉得任其漂流颇为可惜;于是将其捞起,带回山上给众僧食用,吃不完的就晒干储存。

世事无常,某天富翁家燃起了无名火,一夕之间家产化为灰烬,富翁竟也沦落街头乞食维生。由于他过去吝啬无德众所周知,所以现在也没人愿意伸出援手,富翁只好厚颜上山请和尚们惠赐粥饭。

佛门僧侣慈悲为怀,让他饱餐一顿;富翁用毕之后满怀感激,频频向和尚们作揖道谢。和尚微笑说道,「其实你不必称谢,这些食物都是过去贵府倒在水沟里的残羹剩菜,今天不过物归原主,是你自己帮助自己。」富翁一听,对昔日所行深觉羞愧。

和尚的忍辱、惜福、宽厚,与富翁的瞋恼、挥霍、刻薄,形成极大对比。故事反映出「因果如响之回应、如影之紧随」,也令我们有所警惕。若贪财吝啬,拒绝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一旦自己有难,恐将求告无门。当然,布施并非为了求回报,而是基于不可忍的慈悲,没有理由和目的,只希望陷溺苦难者能早日解脱困境。单纯而自然的心,才值得肯定。反之,若行善只为累积个人声望、炫耀虚荣,就不足取了。最重要的是,佛法,并非只强调布施行善。因着布施行善,开启智慧,同时也要止恶,生命的亮光不在燃烧,而在生命的本质,就是无上珍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心得:浅谈金鲤鱼的放生

放生心得:浅谈金鲤鱼的放生

首先来介绍一下何为金鲤鱼。金鲤是一种彩色鲤鱼,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金,故得其名。金鲤是红色鲤鱼的变种。我国饲养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红鲤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这种鲤鱼会...

净土法门法语:为光明的前途而干

净土法门法语:为光明的前途而干

1人生非常短暂,古人常讲“黄泉路上无老少”,我们每一天打开报纸看看那个讣文,年轻的人不少,谁能保证自己还能活个多少年?所以不要以为我现在还年轻,来日方长,你到殡仪馆、公墓去看看,年轻人多少?十几、二...

对佛教不了解的“修行人”,非常执著天眼、天耳、天上飞行,或者开中脉、见圣尊等神通。常听有人吹嘘“某人又开天眼了”、“某人又见到观音菩萨了”------不少人为追求这些而学佛,却不知这不但达不到解脱的目的,反而很可能会走火入魔。

 

常有人问:佛教大德为何不以神通度化众生?


《长阿含经》中就有现成的答案,佛告坚固:“我终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世间的特异功能、杂技、魔术,都能显示许多难以置信的现象。随着科学日益发达,上天入地早已不是神话,所谓的神通若仅限于此,除了盗名欺世,又有何用呢?


从前,仲敦巴格西与四位瑜伽士前往热振。一天,己到骄阳当头,应当食用午餐时,他们的食物却一无所剩。


一行人饥饿难耐,正商量如何应对之际,衮巴瓦却胸有成竹地说:“我将会吃到从山嘴往上攀登的人所带来的食物。”当他话音刚落,一位施主便携带着丰盛的斋食即时而至,他们终于得以饱餐一顿。

仲敦巴格西向来喜欢隐藏功德,对衮巴瓦示现神通极为不满,声色俱厉地训斥道:“衮巴瓦,你不要妄自尊大!”


可见,若无特殊必要,高僧大德除了开显佛理引导众生外,一般不会轻易示现神通。


现在有些修行人,整天神神叨叨,到处炫耀自己的梦境、验相或感应,看到一点东西、听到一点声音,就自以为得、沾沾自喜。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倘若你通过修行,自私自利心减少了,利益众生之心增上了,这才是最高级的神通!

倘若你通过修行·········这才是最高级的神通!

对佛教不了解的“修行人”,非常执著天眼、天耳、天上飞行,或者开中脉、见圣尊等神通。常听有人吹嘘“某人又开天眼了”、“某人又见到观音菩萨了”------不少人为追求这些而学佛,却不知这不但达不到解脱的...

钟茂森:心量小,再好的福田,果报很小

钟茂森:心量小,再好的福田,果报很小

钟茂森:心量小,再好的福田,果报很小 在中国历史上护持正法的帝王里面可以说梁武帝是首屈一指,他对佛法非常的虔诚信仰,护持佛法,建立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出家众度了几十万人,对佛法我们说贡献很大,所修...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投谋召灾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投谋召灾

投谋召灾罗与贾比屋而居,罗富贾贫。罗欲并贾宅,而勒其值。以售他人,罗又阴挠之。久而益窘,不得已减值售罗。罗经营改造,土木一新。落成之日,盛筵祭神。纸钱甫燃,忽狂风卷起著梁上,烈焰骤发,烟煤迸散如雨落...

满愿子经

满愿子经

满愿子经 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摩鸠罗无种山中。与大比丘俱。比丘五百。尔时贤者邠耨。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稽首足下叉手白佛。善哉世尊。为我且讲要法。我当奉行令身长夜安隐无极。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