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隽永故事:舍利弗的心

舍利弗的心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佛陀在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陀的十大弟子,智慧最高的舍利弗尊者对此语有所感动,故发愿想行菩萨道。

舍利弗在路上边走边想:「今天不论遇到任何困难的事,我都一定要去完成,绝不半途而废,我要效法佛陀舍身的精神。」

此念一动,大梵天的天人就想测试一下舍利弗;天人将自己变成一个凡人,蹲在路边哭。

舍利弗路过看到,认为这是自己行菩萨道的机会,因而趋前去问路人为何哭泣。

路人说:「你不要管我,因为你无法帮我解决问题。」

舍利弗说:「你说说看,我一定想办法来解决。」

路人说:「我的母亲患重病,医生说要修行者的眼睛,配合医生的药方,一起煎药才能治好。但是我要到哪里去找呢?」

舍利弗说:「我的眼睛给你。」就毫不迟疑的挖下了右眼。

路人急忙的叫道:「你挖得太快了,我需要的是左眼。

舍利弗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挖下了左眼给他。路人把眼睛拿到鼻边一闻,嫌眼睛的腥味太重太臭,还把眼睛丢在地上,用脚去踩它。

舍利弗听到此情形,不禁叹息菩萨道难行,心中兴起了退道之心,认为自己还是做一个自了汉好了。

此时天人腾身空中,并让舍利弗的双眼愈合回复光明。天人笑着对舍利弗说:「你不是想行菩萨道,想效法佛陀舍身的精神吗?为何半途而废呢?」舍利弗哑然合十。

菩萨道乃解脱之不二途径。自古以来,有无数的佛教徒,曾如舍利佛一般,发愿献身于此。然而,或许不识,错过者多;或许不继,折返者多。这诸多的错落,徒增人们累生累世解不开的迷惑。是俱生惑障道?抑是遍计烦恼?

在《菩萨地持经》中,佛说菩萨学有七处:「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众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无上菩提。」自利利他是为基础,而在其上所发展出来的,却远非世法所能量;《大方广佛华严经》谓之十种无量修道:不来不去修;不增不减修;非有非无修;如水中月修;空无相无愿无作修;不可说无言说离言说修;不坏法界修;不坏真如实际修;广大智慧修;住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智智平等修。佛法之精深微妙,尽在其中矣!

简言之!自利利他菩萨行首先当舍自我,发现真我,证得本来的我,「空性」。依此空无上智方便利他,如是方可善巧方便不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高振农教授:朱熹与佛学

高振农教授:朱熹与佛学

高振农教授:朱熹与佛学朱熹与佛学 高振农朱熹是我国孔子以后封建社会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之一。他吸取和利用了前人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资料;创立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自称得孔孟...

放生功德:浅谈戒杀放生行善之功德

放生功德:浅谈戒杀放生行善之功德

浅谈戒杀放生行善之功德问: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究竟有何利益?答:戒杀、放生、持素是学习慈悲心的根本。能够做到,功德无量。这三种中,我们若能做到一点,功德就多一分,若都能做到...

对一心向佛的众生有求必应的观音菩萨-送子观音

对一心向佛的众生有求必应的观音菩萨-送子观音

从前,在福建与江西的界山上有座小道观,道观里住着一个道士。这个道士炼了一粒不死丹,吃了以后可以长生不老。但是还缺一百颗小儿心做药引。于是,他盗来了一百个男孩,统统关在暗房里,准备剖膛取心做药引。时夜...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问: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索达吉堪布答:愿大力大。龙猛菩萨说,真有菩提心的人,即使行为上没有在利他,也是真正的大乘行者。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

达真堪布:同修道友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同修道友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同修道友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发心。你出于一个好心,没有什么恶念,对方也能接受,至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指出的。如果他对你没有信心,...

5个天生有福气八字 若占一个 晚上做梦都能笑

5个天生有福气八字 若占一个 晚上做梦都能笑

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这样运势会好一些,人生过得相对顺利。其实一个人天生有没有福气,从出生时辰中就能够判断出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天生有福气八字,如果你占了其中的一个的话,那晚上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