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与“持斋”

所谓‘吃素’,乃指不吃荤(五辛)腥(动物肉)之食物。五辛是包括五种带有辛味之蔬菜,即大蒜、慈葱、兰葱、韭菜、兴渠,因五辛含有刺激性,熟吃使人淫火焚身,生啖令人增长瞠恚,学佛人有了欲念与瞠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食众生肉(动物肉),则有欠慈悲心,又增加血管内胆固醇,影响健康,故学佛人主张‘吃素’。所谓‘持斋’,乃指过午不食。

盖起因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因有位弟子傍晚托钵,吓坏一位孕妇导致流产,又因若一天两次托钵,减少弟子学佛修道之时间,从此戒律规定过午不食,但不一定吃素,即‘持斋’是也。兹将 ‘吃素’与‘持斋’,就佛法观点分述其真谛如下:

(一)吃素之本意乃佛教徒为培养‘慈悲心’,由梁武帝依<楞伽经>开示,下令全国‘出家众’不能吃众生肉而流传下来,故全世界之‘出家众’,只有中国才遵守此规定,不过依医学保健观点,吃素是很好的,值得鼓吹。

(二)持斋之本意乃出家众为减少对施主之干扰(乞食制度),以及增加学佛修道之时间,由世尊亲自制定过午不食(持斋)之戒律,不过依医学保健观点,‘断食疗法(类似过午不食,减少肠胃之负担)’有助于健康与对某些疾病之治疗,持斋是很好的,亦值得鼓吹。目前佛教徒有持‘六斋日(即农历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持八斋戒)’、‘十斋日(即农历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持八斋戒)’或‘一日一夜八关斋戒’者,但俗称‘吃早斋’或‘吃初一十五斋’,并非‘持斋’而只是‘吃素’,是一般人对‘持斋’之误解。

(三)其实有心学佛修道者,如果环境不允许,亦可吃‘五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己杀、自死、鸟残)’,如此,不但可以受持‘三皈五戒’,甚至于亦可受持‘在家菩萨戒(只有<梵网经>之‘十重四十八轻’,才有【食众生肉戒】,此为‘出家众’之戒律,其他‘在家众’之戒律并无此规范)’。

(四)如今日本、韩国等大乘国家,以及中南半岛(越、泰、缅)等小乘国家,都没有‘吃素’;当年释迦牟尼佛时代,弟子亦坚守‘托钵’戒律,施主供养什么,他们就吃什么,都慈悲为怀,决定不会刁难施主一定要供养素食,也都有‘明心见性’者,或证‘阿罗汉果’者不计其数,可见学佛修道者不一定要‘吃素’,才能有所成就。

(五)或有认为屠夫为食肉者(消费者)才杀生,不吃素者有赞助杀生之虞;殊不知吃素者之米、面、蔬菜、水果,亦是农夫翻土或喷洒杀虫剂,杀死很多小动物,才能开花结果有所收成,是否也有赞助杀生之虞?况且所喝之水,亦要煮沸才能喝,亦有杀生之虞。

(六)素食是修行之一部份,而非全部;修行是全方位的,虽然包括吃素,以培养‘慈悲心’,但是仍应坚守‘其他戒律’,修行‘三十七道品’、‘四谛法’、‘十二因缘法’与‘六波罗蜜’,才能了脱生死,超出三界,否则‘吃素不懂理,如羊吃草皮(台谚)’是也。

(七)不是‘吃素’就有多大功德,绝非外道所说‘可以天堂挂号,地狱去名’,只是修行‘慈悲心’之一环而已,如果只有吃素而不持戒,常作‘杀盗淫妄酒’之身口意三业,则将不如其他国家(包括大小乘)之学佛修道者,能够‘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是不言可谕。

(八)不要因环境不允许吃素(如家人、事业、应酬)而不敢学佛修道,不敢受持‘三皈五戒’,甚至于‘在家菩萨戒’,将遗憾终身。何以故?盖‘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况且受持‘菩萨戒’有八大殊胜,即

(1)趣道场殊胜;

(2)发心殊胜;

(3)福田殊胜;

(4)功德殊胜;

(5)灭罪殊胜;

(6)受胎殊胜;

(7)神通殊胜;

(8)果报殊胜。

由此观之,‘吃素’与‘持斋’是有相当大之不同,学佛修道者能‘持斋(不一定要素食)’比‘吃素’来得符合佛陀之戒律,所以如果不能受持‘六斋日’或‘十斋日’,而有机会受持一日一夜之‘八关斋戒’,应尽量去参加受持,其功德将非常殊胜;若机缘成熟更应受持‘五戒’‘在家菩萨戒’,对于道行之提升,功德之积累,将不可思议。

总而言之,虽然<楞严经>有开示,‘吃众生肉’者会与众生结恶缘,将堕落‘神道’,而无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而在末法时期之五浊恶世‘娑婆世界’,障道因缘甚多,若想今生‘明心见性’或‘即身成佛(如今只有弥勒菩萨被授记为后补第五尊佛)’,除非菩萨摩诃萨‘倒驾慈航’,否则对泛泛之辈的我们来讲,将是‘天方夜谭’,倒不如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修行,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五经一论并无明示【食五净肉】者,不能往生)’,俟证得‘八地(不动地)’以上菩萨摩诃萨果位后,效法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倒驾慈航’,来普渡娑婆世界之家亲眷属与一切有情众生(谁说往生‘西方净土’者,无大志气、无大慈悲呢),届时将有足够智慧,真正做到‘悲智双运’,圆满福慧,成就‘无上佛道’。愿与诸仁者共勉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善心不仅能救命 还能救心

善心不仅能救命 还能救心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病院,病院发明他需要做骨髓移植。尽管他是罪犯,但基于人道主义,仍然必须让他接收治疗。于是我们去国家骨髓库里配对,居然配对到了。因为他是恶性的刑事犯,我们心里也不是很...

怎样经营好婚姻 看清时机行动挽回

怎样经营好婚姻 看清时机行动挽回

经营婚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有学会好好经营婚姻,你的婚姻生活才会幸福。如果你不会经营婚姻,老是将就、应付了事,那么夫妻间的矛盾会不断地产生,那家里总是充斥着一种负面的情绪,久而久之,你们就不会再想回...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二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二卷

第十二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二十四面,看最后一行经文:  【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缘所之。精...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74」“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74」“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分享一下爱父母五不怨,看看大家对照一下能做到几个?1.不抱怨父母无能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

行住坐卧了了分明

行住坐卧了了分明

行住坐卧了了分明作者:一行禅师我先前已建议大家要走得像佛陀,每一脚步都是佛陀所踩下的一般。如果每一步都能在地面上留下平和、喜乐,无邪的印记,那么这世间便是净土了!在一九六八年时,我有个机缘造访释迦牟...

地藏王菩萨感应不可思议的小故事(转帖)

地藏王菩萨感应不可思议的小故事(转帖)

去年清明拜九华山时偶遇了某地一个寺庙的当家师傅,在山路碰到时见他布衣斗笠,气质超然,慈悲健谈。我和他挺有缘分,经常联系。这位师傅所在的寺庙为一贫困小县的小庙,虽是千年古庙,但地处荒郊野外,既无名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