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人生一世,应该做一番大事业。您觉得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

索达吉堪布:人生一世,应该做一番大事业。您觉得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

问:人生一世,应该做一番大事业。您觉得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

答:人只是将目光对准外境,将外界形形色色研究、观察得很仔细,却把自己给忘了。与自我时刻不离、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身心与生命奥秘问题,丝毫也没有去观察、思考过。自己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生死之间是什么东西在连接着?

人们似乎是忘了自己要死亡,也忘了死时什么都依恃不了的事实。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死时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弃所有权力、名声、财产、眷属,随业力而去中阴境,独来独去,如同酥油中抽出一根毛一样,丝毫也带不走。

回忆自己的一生,恩恩怨怨,得意失意,世事炎凉,诸般往事,今天是否还能去执持?是否还能去感受呢?你们再去执著它,它也只能是如虚空一般,与昨夜的梦一般,除了给你一种虚幻的心里影像外,不可能再有任何意义。

大家应该抛弃这一切毫无实义的世间法,将宝贵人生用于了达生命,达到彻底醒悟、解脱之境,才是唯一有意义,能够利益自他之大事业。

——《入菩萨行广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五:得回生篇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五:得回生篇

(九十八)得回生篇:天火焚烧罪簿。唐朝开元十五年,敕令将天下所有的村坊佛堂小的拆除,功德移入邻近的佛寺,大的一律封闭。很多不信佛的人都乘机拆毁佛寺,许多大佛堂及大佛像被他们残酷破坏殆尽。新息县令李虚...

太上感应篇图说125: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太上感应篇图说125: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经文:见他富有,愿他破散。【原文】毒口伤人结恨深,窗间私语为贪金。已分家业归原橐,破散何尝遂尔心。注:此言妒人之富也。人之富有乃其福命,或以行善而致,或以节俭而成,于我无与,何可忌妒?即使富而不仁,...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须发宝塔(出四分律)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须发宝塔(出四分律)

须发宝塔(出四分律)【经文】佛在王舍城,无敢为剃发者,唯有一童子,名优波离,为佛剃发。儿父母在佛前,合掌问佛:『儿剃发尚可否?』佛言:『甚能剃发,但身太曲。』父母教儿小直。佛又言:『善能剃发,而身太...

如石法师:发心对身心之利益

如石法师:发心对身心之利益

释如石在《入菩萨行》第一品里,寂天用了三十六偈来说明菩提心利益;其中有教证,有理论,还有许多巧妙的比喻。就实际引发菩提心来说,这些开示肯定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然而在面临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菩提心利益这个...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善延子寿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善延子寿

善延子寿农夫陈四,夏夜在团焦守瓜田,遥见老柳树下,隐隐有数人影,疑盗瓜者,假寐听之。中一人曰:不知陈四已睡未?又一人曰:陈四不过数日,即来从我辈游,何畏之有?昨上直土神祠,见城隍牒矣。又一人曰:君不...

如何做一个合格如法的出家人?

如何做一个合格如法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末法时代,僧团内部不如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僧人素质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目前,中国出家众有数十万之多。并不是削发剃须,穿上僧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