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会打井的施主

会打井的施主

早晨起床后,照例去自来水龙头处洗漱,却看见戒傲居然比我先到,他俯在水龙头上喝生水。师父们曾经说过戒傲不少次,叫他不要喝生水,只是这个家伙总是不听。

轻手轻脚走到他身后,大喝一声,戒傲被我吓了呛了几口水。戒嗔坏坏地笑,戒傲弯着腰咳嗽,我伸手帮他拍背,他却越咳越厉害,慢慢地把头凑到水龙头边,忽然伸出手,接着水往我身上泼,原来戒傲刚才一直在假装。

身后几声干咳,是智缘师父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到了我们身后。

智缘师父说,你们又在浪费水了,现在水泵可以泵水上来,若是以前,那就要多费不少力气了。

没有自来水的日子仿佛已经不可以想象了。其实寺里用水泵抽水使用,还是这几年的事,在此之前,寺里的用水,都必须自己去山里抬山泉水。

淼镇的气候特别好,算得上鱼米之乡了,但是在年头不好的时候,也会有些自然灾害。记得有一年夏天,一连几个月,雨水都非常少,淼镇附近几个乡镇都特别干旱。

茅山上也一样,终年流水不断的几处泉眼都没有了水,有水的泉眼也变得非常小,幸好居住在山上的人家也少,每天早早地去山泉处接水,也勉强够用。

山上的生活还算过得去,而淼镇的居民就惨了,从山里流下几个的水源几乎全部干涸了,

平湖的水位,虽然也降低不少,但多少还有一些,只是平湖离镇里还有段距离,取水实在是不方便。

水的来源大多就依赖镇上的几口井了。

天气越来越热了,雨水始终没有落下来,淼镇的镇民们相约一起多打几口井。

很多事情,只有事到临头,大家才会去想解决办法。

镇上忽然掀起打井热潮,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打井,有些人家甚至同时打上几口,只是最后真正能打出水的只有几口而已。

有位施主替自己和朋友们一共打了三口井,每一口都出了水,那些没有出水的施主们便向他取经。施主说,其实我没有什么诀窍,我只是把每口井都挖得比较深而已。

那些打了几米后,不出水就变换地方的施主,打来打去却总是不出水。而真正打出出水井的人,是一直深挖下去的人。

好像修行和打井的道理也很类似,每个人的精力都非常有限,每一处都想涉猎一些的人,很可能是浪费了力气,最后往往什么都获取不到。

只有那些把所有的力道集中在一起,对准一点挖下去的,最后反而有了丰厚的收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爱吃萝卜南瓜。周恩来总理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之道,他最爱的食物莫过于萝卜,南瓜等普通蔬菜。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爱吃萝卜南瓜。周恩来总理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之道,...

反主为宾

反主为宾

年关将届,在外云游行脚的佛光禅师,除夕夜里终于赶回弟子平遂住的北海道场过年。禅师风尘仆仆地回到寺前,只见寺内暗黑一片,举手敲门没有回响,心想大概是平遂外出未归,不得已只好盘腿禅坐寺前等候。等了一会,...

做人的佛法:活着,要顺其自然

做人的佛法:活着,要顺其自然

活着,要顺其自然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禅语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人的法则其实是最小的。所以,顺其自然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药山惟俨禅师是唐代...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四节 小姐施衣,罗汉乞服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四节 小姐施衣,罗汉乞服

第七十四节 小姐施衣,罗汉乞服某朝有一位宰相的千金小姐发心朝南海,在普陀山大做功德,广结众僧缘。因为她有的是金银钞票,既到了宝山,当然不能空手而回。她想:我之所以能够出生于宰相之门的原因,那就是前生...

真的有阎罗殿,真的有地藏王菩萨啊

真的有阎罗殿,真的有地藏王菩萨啊

我想上辈子我与地藏王菩萨一定有特殊的缘分。2013年12月份,偶然间我第一次读到了《地藏菩萨本愿经》,忽然觉得这本经书我以前一定念过多遍。当时我是分两个晚上各一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的,而且一边读一边就...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16」“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16」“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这一篇微信分享一下早年听南怀瑾大师讲:“做生意,做企业,靠的是福报”。我经常和泥灸人讲,你们想挣钱我理解,但应该储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