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天降甘露

天降甘露

嵩山少林寺西边有座甘露台,这里有一个传说: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都城由平城(今大同市)迁到洛阳,跟随而来的有一批天竺国高僧,其中就有嵩山少林寺开山祖师佛陀扇多(《魏书?释老志》称跋陀)。

跋陀喜欢清静,一日他在大街上碰见中国沙弥慧光,经奏明朝廷,二人来到嵩山大法王寺,他们发现殿堂颓圮,尘遮佛面,昔日的佛门胜地如今成了一座破落寺院。他们来到刚刚建立的嵩阳寺,问起和尚僧周:和尚日诵何经?回答说:天天42章(经)。又问:师承何人?回答:无师自悟!跋陀经过详细考察后认为嵩山确实是一座灵山,眼前虽然少云 (经)缺雨(法),却正是自己在此开辟道场,弘扬佛法的大好时机。

跋陀回到魏朝新都洛阳,魏孝文帝问他在嵩山观感如何。跋陀回答说:山是灵山,就是久旱(汉)缺雨(法)。魏孝文帝对跋陀的语双关并不以为然,随口说道:近来阴雨连绵,怎能说是久旱缺雨呢!跋陀大师进一步说明:自后汉水平年间,佛法传入嵩(山)洛(阳),至今已有400余年,经还是42章经,又缺乏高僧传授啊!这时候,魏孝文帝理解跋跎说的嵩山佛教仍停留在四百多年前的后汉水平,便说:那就请大师你到嵩山耕云(经)播雨(法)吧。跋陀说:圣上让我到嵩山弘扬佛法,正合我的心愿,但是那里更需要天降甘露!魏孝文帝说:天高难求。聪明的沙弥慧光急忙进言:天子代天。魏孝文帝心里明白这师徒二人是要求朝廷的支持,于是传下圣旨,在少室山阴的丛林中为跋陀建造了新的道场,这就是现在的少林寺。太和十九年(495年),少林寺建成,魏孝文帝就命跋陀为寺主,并由他会同天竺国另两位高僧,也就是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在少林寺翻经台上一边译经一边传法。太和二十年(496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圣诞之日,跋陀、勒那、流支三位大师在翻经台上开大法会,临场听法的人多达数千。正当三位大师在台上说法的时候,五乳峰上涌起五朵莲花彩云,刹时间下起了清风细雨,在场的人地都受到甘露滋润,欢声齐唱:天降甘露!

这就是跋陀译经,天降甘露的故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目连救母

佛教故事:目连救母

一天,大目犍连尊者刚刚获得六种神通,迫切地想救度父母,以报乳哺之恩。他急速以天眼观察三界,寻找父母的生处。他看见母亲生在饿鬼道里,得不到饮食,长年饥饿,皮与骨头连在一路。孝子目连见母亲饥饿苦楚,悲哀...

挽回真性分手的前男友应该做什么

挽回真性分手的前男友应该做什么

想要挽回真性分手的前男友,应该做什么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在这个时候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不知道要做什么的话可以去参考其他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比如可以跟自己的闺蜜谈谈,如果闺蜜也没有建议的话,可...

逆风的香

逆风的香

逆风的香 文:林清玄 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里静坐,突然闻到园中的花,随着黄昏吹来的风,飘过来一阵一阵的花香。 平常有风吹着花香的时候,由于心绪波动,不一定能闻到花香。...

陆游以素食为美

陆游以素食为美

在宋代,吃得上肉是地位和生活富裕的象征。那时候,还没有骟猪的技术,猪肉的味道不是很好,所谓吃肉,可能主要是吃羊肉。有一句俗谚可以佐证:苏文熟,食羊肉;苏文生,食菜羹。意思是说,熟读了苏东坡的文章,便...

守财的监院

守财的监院

守财的监院泰州有一位僧人,任地藏殿监院,跟随三昧先老人多年,生性吝啬。这位监院死后,睡在地藏殿的两位僧人经常在半夜见他现形,每次都先过来给他们整整鞋子,脸上似乎很愁苦;接着登上佛座,用手探摸地藏菩萨...

异地恋维持重要秘诀 说不定你能用得到

异地恋维持重要秘诀 说不定你能用得到

异地恋,现在是越来越普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选择到更适合的城市求学、求职。有很多异地的恋人既要饱受相思之苦,还要随时面临被分手的结局,感情的事从来都是说不定的,上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