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西瓜与尿床

西瓜与尿床

戒尘来寺里的年纪还小,只有四岁。刚来的时候,戒尘和戒嗔、戒傲睡在一张床上。那年我和戒傲也只有十六七岁,我们担心戒尘睡觉不安稳,怕他从床上掉下来,便让他睡在我们中间。

戒尘很乖,睡觉也不乱动,只是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尿床。早晨醒来的时候,伸手摸摸床上,经常已经湿了,我和戒傲就猜拳决定谁洗床单。

到了夏天,西瓜上市的季节,师父总会让我和戒傲去采购几个回来。戒尘、戒痴都爱吃西瓜,虽然人小,平时吃饭的饭量也很小,可是吃起西瓜的话,可以一个人吃掉小半个西瓜,喜欢一人抱着小半个西瓜,用勺子一点点挖着吃。戒痴有时候恶作剧,把吃完的瓜皮偷偷地扣在别人头上,弄别人一头的西瓜水,他在旁边嘿嘿地笑,所幸我们都没有头发,洗起来还算方便。如果是傍晚吃西瓜的话,我们怕戒尘晚上尿床,便不让他吃,戒尘也不哭闹,只是搬着小凳子,坐在旁边看我们吃西瓜,嘴巴不停地动,并不发声,总是吃不了几口就被他眼神和神态弄得不忍心了,乖乖奉上半个西瓜,戒尘高高兴兴地躲到屋角吃西瓜去了。

这样的夜晚危险性很高,半夜会被戒尘喷泉一样的小便淋醒,有意识的时候,赶快爬起床来,替他把尿。有时候,疲倦得实在起不了床,便伸手把戒尘小便的方向偏一下,经常摸到戒傲的手,原来戒尘往我这边尿也是人为的。

曾经很头痛戒尘尿床的事情,还想着要不要去看看病,只是还没有去,戒尘已经不再尿床。

成长可以解决很多事情,很多你以为棘手的事情解决的方法却很简单,那就是你长大。

戒尘大了几岁,戒傲依然记得那时的事情,时不时把戒尘往我们身上撒尿的事情当笑话拿出来说,戒尘抵赖不承认,说戒傲一定是编出来的,戒傲总让戒嗔替他作证。

有一天,戒傲在吃西瓜的时候又一次提起戒尘尿床的事情,智恒师父忽然嘿嘿地笑起来。他说,戒傲呀,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经常尿我一身的。

戒傲从此再不敢提戒尘尿床的事情,因为戒尘已经有了反击的武器。

我们耻笑别人缺点的时候,时常忘记想想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豪杰父子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豪杰父子

张凡从小就生得有志气,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心将来做个成功的富有的人。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梦想呢?张凡决定通过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来使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聪慧的头脑,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张凡从十岁到二十岁这...

星云大师:欢喜与忧悲

星云大师: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忧。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坏,例如:年轻的儿女在外偷盗、抢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祸就将临头;现代人所谓“忧患意...

做人的佛法:不见他人过

做人的佛法:不见他人过

不见他人过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六祖坛经》什么人永远都不会犯错?答,死人!...

如果我学佛,应该修哪宗更好?

如果我学佛,应该修哪宗更好?

佛教的任何一宗都能使人得道成佛。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教各宗派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因为众生根基不同才出现了差别罢了。在佛陀时代佛教是不分宗派的。佛在《阿含经》上说,凡是佛所说的法味是相同...

一行禅师:一举一动都是仪式

一行禅师:一举一动都是仪式

文/一行禅师让我们想象一下:有一座高墙,站在墙的顶端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却没有什么工具可以让人爬上墙顶,只有一条从顶端往墙壁两边垂下来得细线。聪明的人会在细线的一段,邦一条较粗的绳子,然后走到墙...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质多手尊者的故事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质多手尊者的故事

质多手尊者的故事「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坚者,智慧不成就。」「若得无漏心,亦无诸惑乱,超越善与恶,觉者无恐怖。」【心品第 38、 39 偈颂】此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城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