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三十四回 拜普德净光主夜神

第三十四回 拜普德净光主夜神

善财童子转到菩提场,天色将晚,进入场内,四处寻找普德净光主夜神,不见踪影。渐渐黑幕降临,善财在树下石凳上坐着少憩。忽见东方金光闪灿,善财急往东方走去。

善财凭着金光闪照,在园林小径上走着,看见前面一个黑影向他走来,即将接近,又不见了。善财也不惊奇,再往前走。

善财看见很多黑影,各往南西北方奔驰。仔细一看,都是些奇形怪像的。他明白,这都是鬼魅魍魉之物,受不了金光的照射,纷纷逃遁。

善财走到金光之处,普德净光主夜神跏趺坐于狮子座上,善财上前顶礼。

普德净光主夜神正在运用禅功,已于定境中知善财底细,看见到来,不等善财开口,便微开双眼抢先说道:善男子,你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可是我只知道坐禅,运用禅功,给众生以利益。

善财道:坐禅能于人什么利益?不过只有自己清净快乐而已。

普德净光道:最初调心调息,只能得到心的安稳。待你达到心境一性,心与境无一五二,就能发出无边的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智慧,能发出无量无边的能力。所谓五眼六通,都由此而生,能给与众生无边利益。

善财道:你能否可将禅定中利益众生的智慧教诲于我?

普德净光道:你不妨来试一试。

善财在普德净光主夜神旁边,跏趺坐下,眼观鼻,鼻观心,经过调心调息,善财感到身心轻快。飘飘然同普德净光主夜神离开了座位。离开了菩提场。到了一个去处。看见一个老者躺在床上,四肢无力,忧急成病。普德净光对他说:你的病是胡思乱想引起的。你要静下心来,不要妄想各种事物,更不要想自己的病,病自然会好的。你先做到这一点,明天我再来看你。

善财又走到一个庭院,一个人在那里徘徊思考。普德净光主夜神走到身边他还不知道。主夜神道:考虑问题不能钻牛角尖,眼界放宽,考虑全面,有关问题都考虑了,才是深思熟虑。那人猛然抬起头道:谢谢指教。原来那人是个学者,为一个问题想不通而发愁。

善财又走到一个树林里,见一修行者跏趺坐石上,骨瘦如柴。主夜神说:一潭死水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活水而澄清。

走到一条河边,河水上涨,桥被淹没,众多人欲过河不得。主夜神手拾芦苇一片,甩在河里,变成一座木桥,众人依次过河。

又走到海边,狂风巨浪卷着一只小船浮沉,驾舟者惊慌失措。夜神说:镇静,顺水推舟。船师闻言,拔转船头,随浪浮沉,船安然泊岸。

二人又走到一个岩边,往下一看,万丈深渊。夜神问善财道:你敢跳下去吗?善财仗夜神神力,毫不畏怯,纵身欲跳。夜神一手将他拉着说:你虽有勇气,但这样会摔死的!没有过硬的本领不能冒险,你看我罢。夜神用上轻功,双手平伸,一跃而下。善财也同样调下,睁眼一看,两人还坐在菩提场宝座之上。

普德净光神说:心一境性,就是事物与心的专一,得此寂静禅定,能发无边的智慧,为众生做无量福田。我依此能上承佛道,下化众生。其他法门我不得知。就在这菩提场右边,有以夜神,名喜目,你可以去问他。

这时天色黎明,旭日将升,普德净光主夜神已隐去。善财经过此番参禅考验,于禅定中,增长无边智慧,显示定境威力。这一启发,比原来心一境性功高十倍,能于定境中作利乐有情之事,满心欢喜,直往菩提场右边去找喜目夜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如何挽回爱情败局 转变相处模式

如何挽回爱情败局 转变相处模式

当你觉得他的心已经在离你而去,你越来越抓不住他的时候,当你发现他脚踏两只船,不想分手但不甘心的时候,哭闹不是解决的办法,即使你用哭闹暂时留住他,他迟早还是会走掉的。1、不要试图自虐或者虐对方分手后怎...

金明法师: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金明法师: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单而清楚地说: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何以见得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呢?第一、教主释迦牟尼佛陀当初...

健康长寿的人生伴侣,多吃这6种食物

健康长寿的人生伴侣,多吃这6种食物

当我们坐下来用餐时,不防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将要享用的饭菜,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再者,对我们的寿命又有怎样的影响呢?饮食与我们的健康甚至寿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里向大家介绍6种营养丰富...

香港的“绿色星期一”——舌尖上的素食

香港的“绿色星期一”——舌尖上的素食

近年来,身边多了很多朋友希望食得健康点,清淡点,因而茹素。北美(Northern America)的素食者(vegan)在1977年设定每年10月1日为世界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悉真论-真假上师与旺

悉真论-真假上师与旺

真假上师与旺诺布稳波仁波且   讲密悟(藏历水牛年)翻记凡位为密乘多杰阿闍黎者,是必须具备其应有的特定法器或传承信物的,地位越高之仁波且,越应具备特有的传承法器。如法王者,必须具有法王法轮及法钵,并...

李良松:佛医食疗的有形和无形

李良松:佛医食疗的有形和无形

佛教养生除了有瑜珈和长定,食疗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养生方法。佛教认为要以睡眠为食、声音为食。佛教认为,食分为有形之食和无形之食,能够解决饥渴、充盈肠胃的是物食;能够解除烦恼、慰藉心灵、增长智慧的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