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文集:希望如花

春光明媚,繁花似锦,争妍竞艳,游人掩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赞叹。

正如庄子的名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虽无言,我却深切感知无尽的深意。

清晨,沐浴朝晖,凝望绚丽的群花,心情格外宁静,恬然。

多么纯洁、美好、清新、自在。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从从容容、自自然然,尽情开放、散发幽香,充分展示生命中最美好的意义和内涵。不忮不求,不取不舍,平等奉献,把高雅、馥郁的芬芳送进每一个人的心田。

让贫穷困苦的人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希望。

让失落忧烦的人感知人生的昂然和怡悦。

让聪慧富有的人体会善良、热忱的可贵

伫立花丛,浮想联翩:

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禅意深远。苏轼咏红梅: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尽写高洁。龚自珍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牺牲奉献的爱心,却表现得如许凄美。

哪怕岁月更迭,沧海桑田,依稀芳草萋萋,万紫千红,花儿始终不改那如初的纯洁,清净的美艳。

在雨意悠远,山色空蒙之中,我时常提醒友人:试观花草,再美、再靓,却是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花开又落花。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其生命总是多么短暂虚幻。

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岁月无情,人生苦短,每当欣赏花的绚美之时,总是给我一种警醒:为什么我们不能如花儿一般从容平淡,发挥本来的美好和真善?

让我们珍惜世缘,爱惜生命,把人性中如花的纯美描绘、开发,期待我们的世界也如花的世界一般,清净安详、自在、圆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淮南也有全素食婚礼喜宴啦!

淮南也有全素食婚礼喜宴啦!

淮南女儿何晶晶在北京演艺界发展,在她大喜的日子,她借鉴演艺名人谢娜的婚礼宴席,1月13日在淮南的回门酒上摆了56桌全素菜肴婚礼喜宴,这在淮南可是第一次,喝喜酒的宾客都感觉挺稀奇。说到稀奇,一桌20道...

神奇的五行蔬菜汤

神奇的五行蔬菜汤

   五行蔬菜汤源于日本,发明者是现任日本预防医化学研究所所长、细胞学博士立石和。立石和博士1934年6月16日生于日本岐阜县,一生致力于研究人体细胞的秘密,发现了蔬菜汤、糙米茶。其父兄均死于癌症,...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1有些人念佛,偶尔会见到西方境界,见弥陀、观音、势至,这是正常的。古德在许多论典当中为我们开示,佛菩萨现前是为我们作证明的、是增长我们信念的;魔境现前,他是来欺骗我们的、是来诱惑我们的、是来破坏我们...

对生活报之以歌,需真修行淡看人间路

对生活报之以歌,需真修行淡看人间路

风吹云舒卷,淡看人间路。静谧的夜晚,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画面。抬头间,繁星垂挂天幕,定睛处,不知其名的星座任云儿在其间穿梭。有多久,我没有好好跟自己相处,而任由生活裹挟着,推搡着前进?在物欲横流的城...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诚诵〈大悲咒〉治众难佛说〈大悲咒〉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的病患,现在爱死病(艾滋病)和肺炎病,也是八万四千种的病患其中的一部分。◎ 宣化上人学佛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天比一天要有进步,一天比一...

【原  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 节选自《竹窗随笔》

【译  文】

通常所说的智慧,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智;另一种是出世间智。具有世间智的人,又可分为二种:

狂  智

一种是偏重于才学的,譬如学问广博言辞巧辩,有特长的技艺,有深远的谋略,这些人大都是以知识丰富,头脑灵活而胜过普通的人;

正  智

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能认清善恶,分别邪正,知道做哪些事是符合道德的,应当行的便行;哪些事是不道德的,不该做的便坚决不做。

这二种世智中,如果只具有才学而忽略了品德,那么这种智慧只能称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涂;既有才学又兼能注重品德修养,这种智慧才可称为正智,以此正智断恶修善,将来报在人天。为什么呢?世间有君子小人之分,凡注重于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为君子;而那些专爱卖弄才华的人,投机取巧,藐视品德修养的人,便是小人。

出世间智也有二种:

渐  入

一种是善能分别如来所说的四谛六度等种种法门,并依此正法而修行;

顿  悟

一种是断尽无明烦恼,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彻见本具佛性的人。

在这二种中,仅得前一种,虽可称为出世间智,但名为渐入。兼得后一种,便是出世间上上智了,名为顿悟。为什么呢?因为明心见性是根本,其余皆属枝末。得了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末;但如果仅得枝末,却未必能得到根本。可笑现在有些人,刚得到点世间智的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愚昧到了极点。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