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等佛经明确告诉我们念佛可以灭罪

云龙居士,2010

地藏经明确告诉我们念佛可以灭罪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

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

===其它转载===================

很多佛经介绍了很多佛号的功德,对很多修学者都很具有诱惑力。

那么这么多佛号,该怎么念?有什么分别?

佛经给了我们答案:

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

佛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犹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非行非不行处、悉入一乘名非行处。何以故?无念无作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

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佛言:“文殊师利,

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文殊师利言:“世尊,

云何名一行三昧

?”

佛言:“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何以故?

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我当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

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作证,除谤正法不信、恶业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复次,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师,珠师答言:‘此是无价真摩尼宝。’即求师言:‘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师治已,随其磨时,珠色光明,映彻表里。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学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随修学时知诸法相,明达无碍功德增长,亦复如是。文殊师利,譬如日轮光明遍满无有减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无有缺少亦复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轮光。文殊师利,我所说法皆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说亦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随顺正法无错谬相。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满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不见法界有分别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议,是菩提中亦无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议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若善男子、善女人闻如是说不生懈怠,当知是人已于先佛种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闻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惊怖,即是从佛出家。若优婆塞、优婆夷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不惊怖,即是成就真归依处。

“文殊师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不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不修佛乘。譬如大地,一切药木皆依地生长。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善根皆依般若波罗蜜而得增长,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相违背

。”

——摘自《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大宝积经:

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

=============

从“理”上来说,一佛号的功德,与所有其它佛号的功德平等无二。

从“事”上来说,看自己喜欢念一个佛号,还是念多个佛号。能念多个佛号,至少说明和这尊佛有缘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为死囚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死囚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您一定听过死囚在铁窗里,唏嘘哀悔的叹息;您一定看过死囚戴着脚镣,走过灰暗的长廊。他们的身形像困兽一样,在牢笼里囚禁觳觫;他们的心情像破船一样,在苦海里浮沉漂摇。其它受刑人数着返家的日...

达真堪布: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达真堪布: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达真堪布: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答: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根源。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没有信心就不能成就。如果信心不是特别具足,就需要多培养...

净土法门法语:佛陀教学境界之广大,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法语:佛陀教学境界之广大,不可思议

1 中国古人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儒家只讲一世,佛法讲三世。佛教不但讲这个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学术是应有尽有,而且还讲过去世、未来世。为什么佛讲过去、讲未来?他有这个能力,他不迷于过去,也...

净土法门法语:别人对我报怨,我对人布施恩德

净土法门法语:别人对我报怨,我对人布施恩德

1 我们对人要厚道,别人对我报怨,我对人布施恩德,这叫觉悟。对人要厚道,最重要的是不妄语。十善业道从哪里修起?古大德常常说,从不妄语开始。2 你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决定不隐瞒,表里一如,你的心情...

大安法师:《劝修净土诗》第六、第七首

大安法师:《劝修净土诗》第六、第七首

《劝修净土诗》第六、第七首好,请看第六首。“称性庄严非外得,天然果报自无穷。一尘遍入诸尘里,万法全收一法中。华映玉池人倒影,身游佛国地俱空。色心依正原无碍,但得情忘境自融。”好,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家庭妇女与佛化家庭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家庭妇女与佛化家庭

家庭妇女与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关键,往往与家庭主妇有很大关系。在佛陀诞生之前,妇女在印度得不到尊重。印度作家黑摩禅陀把妇女贬低为照亮通往地狱的火炬。在佛陀降世之前,妇女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自由。她们展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