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文集:初临缅甸

初临缅甸

法云法师

初次踏上佛国缅甸的秀丽山川,立即被她那质朴的风格、敦厚的人情,以及青峰绿荫之中巍峨的亭亭塔影所吸引。

特别是那道旁树下,放着施水罐的小小凉亭,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小阁楼式的凉亭是那样简单,盛水瓦罐又是那么朴实,在亚热带地区,烈日下过往的行人游子,贩夫走卒,皆可小憩凉亭,饮一杯清新的凉水,你会感觉沁人心脾,旅途疲累顿息。

在我居停的隔邻,有一位年过七旬的阿婆每天清晨风雨无阻,总要到清泉挑那最清洁的泉水送去佛寺和施水凉亭,她如同我见到的所有缅甸人,既朴实又热忱,彬彬有礼。缅国人民毫无唯物思想,对物质利益比较漠视,却喜欢布施。除了简朴生活所需,人们纷纷把钱财用于供养寺庙,布施捐献修建学校和兴办福利。

佛教称布施、供养为随喜,即因众生之喜而欢喜。缅甸人民真正懂得这种精神,所以每当虔诚的供养布施后,人人脸上都带着一种神情,那么安详,那么真诚。

正如一次临济禅师在山上种树,黄檗大师问他道:这山上的树木已经很多了,你又何必再去种呢?

临济禅师回答:山上的树是前人种给我们的,我也种一点留给后人乘凉或作栋梁。

多么发人深省,怀着感恩之情,把关爱给予世人,如同播种一般,它将开花结果。当你短暂的一生结束,你所获得的终将消失,所留下的,将是我们给予的东西。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四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四

因果故事四从前佛陀在说法的时候,附近的池塘里,有一只蛤,非常欢喜的跳出了池子,在池塘旁边一心的谛听佛在说法。偶然之间,这只蛤就被来听佛法的人的拐杖刺死了;因为一心听佛法的缘故,功德很大,所以这只蛤死...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用我造句,不是我们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用我造句,不是我们

造句表哥在美国求职时,曾遇到这样一个面试题:请用快乐造一个句子。这太简单了,表哥脱口而出:我们很快乐!考官没有微笑点头,他问:你怎么知道我很快乐?我们从小都习惯用我们造句,而且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那...

地藏菩萨感应录:善愿得满受慈护 发愿持诵万部经

地藏菩萨感应录:善愿得满受慈护 发愿持诵万部经

虽然我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我亲身经历的事,却是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的。我偶然受到惊吓,就会迷迷糊糊,这样的情况常有发生,按民间的说法,我这叫掉魂,每到这时,母亲就会从村里找懂叫魂的人来叫一叫,立...

武穴渔民误捕中华鲟后放生

武穴渔民误捕中华鲟后放生

我捕到一条怪鱼,疑似中华鲟,请你们速来确认。8月5日早晨7点左右,武穴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局负责人徐中接到渔民报告后,迅速带领渔政执法人员驱车赶往长江武穴段盘塘水域。据了解,早晨6点多钟,山上村鲤鱼州...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三、附编 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三、附编 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

三、附 编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问一:显教说成佛须三大阿僧祇,而密教说即身成佛,其异同处何在?凡夫慧照观心,有即身成佛之可能否?答一:密教外,禅宗亦言即身成佛,华严宗亦言三生成佛,此皆大乘教之一...

净土法门法语:先消你的业障,然后慢慢再帮助你

净土法门法语:先消你的业障,然后慢慢再帮助你

1 佛经上讲,佛对于一切众生的供养,跟对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今天我们要问,世界上苦难的人很多,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佛菩萨为什么不来供养?佛经上讲的这些话有没有矛盾?佛菩萨是真的平等供养,问题在哪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