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婚姻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失望呢?

婚姻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失望呢?

拈花智慧:传递心灵的智慧

释果宁

婚姻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失望呢?

再看看这个姻字,右边的大口框就像是一座监牢,没有出口,里面的一个大字多么像一个伸着手脚不断挣扎着想要出去的人啊,而这个人,就是婚姻中的男人。在关你的这个监牢的旁边,还有一个女,一个女人在看着你,守着你,让你想跑也跑不了这就是婚姻啊。正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所言,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最终,婚姻成了爱情的坟墓。当你恋爱的时候,甜言蜜语,山盟海誓,无限向往着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真的结婚了,却发现原来的激情消失了。

当然,婚姻本质是单纯的,是美好而和谐的。不能否认它是爱情的里程碑,也是人生的见证。婚姻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不过是一种仪式,一种形式,重点在于你要怎么去看待婚姻,你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婚姻,你要怎么处理结婚前和结婚后的种种不同可是,如果你处理不好爱情和婚姻的关系,那么你的婚姻就会变成禁锢你的精神枷锁,非但不能安抚你的身心,反而会使你失去灵魂的自由。

每个人对婚姻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延续,有的人则把爱情和婚姻截然分开。很多人都在说,恋爱的时候多美好啊,可是为什么婚姻总是不尽如人意呢?

这就在于恋爱和婚姻的不同,心态的不同,境界的不同。

恋爱是情,婚姻是爱;恋爱是享有,婚姻是占有。

恋爱永远是美好的,浪漫且富有诗意,也是疯狂的激情的。因为恋爱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感觉,是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当你愿意为它生、为它死的时候,想想,你该有多大的决心和付出啊。恋爱的时候,也就是两人谈情的阶段。情是一颗青春的心,当你被情所包围的时候,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你心里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恋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激情、热情恨不得在一瞬间全都爆发出来。同样,当情在激荡的时候,你是甘愿为对方付出的,因为在恋爱过程中,我们都希望来取悦对方,让对方更喜欢自己,不管付出多少都不去计较回报。

恋爱之所以美好,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完全发自心灵,纯净极了。年青的心灵也是纯洁的,它没有侵染上物欲的斑点,完全是为了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情是不顾一切的,所以说,谈情的阶段都很美。

等到了要结婚了,就进入了说爱的阶段了。结婚就不像恋爱时那么激情澎湃了。看看这个愛字怎么写,一个爪子,牢牢抓住对方的心这就是爱。从文字上,古人已经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情,什么是爱,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古人的智慧,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包含了无尽的人生哲理。可是我们现在的人却看不懂。现在,很多的年青人在结婚不久就开始感叹,感叹婚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结婚以后不仅 责任重了,压力大了,身边的另一半还要时时刻刻管着你,自己再也不像原来那么自由了其实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啊。

为什么叫做谈情说爱?情是用来谈的,爱是用来说的。谈是一个言字旁加上一个炎炎烈火的炎,也就是说,在恋爱的时候,言语里充满了炽热的火焰。恋爱、谈情的时候,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心态上,都是热烈的。谈恋爱的过程中、示爱的方式都是非常浪漫、刺激的。尤其是年轻人的爱情中,有些举动甚至让人瞠目结舌,非常大胆。同样,在心灵上也是火热的,为了对方恨不得掏心掏肺,信念要多坚定有多坚定,誓言要多决绝有多决绝。非常尊重对方,对方提出的要求也是尽其所能地满足,这时候对于恋人,你是可以原谅、包容、接受的。

然而,谈情的这个火焰却是不真实的,火焰是虚无飘渺的,只能欣赏,却抓不住它。于是,在恋爱的过程中,这虚幻的火焰成了一道屏障,当你透过爱情的火焰去看你的恋人的时候,你看到的并不是最真实最全面的那个人。我们很容易就能明白这一点,恋爱中的男男女女,眼睛里面看到的全是对方的优点,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让你喜欢不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了。恋爱的时候,你怎么看对方怎么顺眼,你看不到他的缺点和不足,甚至有时候,在别人身上明明就是缺点,可是到了他身上,也变成了优点。

同样,在谈情的时候,人们往往都善于隐藏自己不好的一面,而踊跃地展示着自己魅力的一面,当你的恋人下意识地藏起了他的缺点的时候,你又怎么能发现他不足呢?

到了说爱的阶段,那把激情的火焰就慢慢消退了。爱是要来说的。看看这个说就要比谈现实得多了。一个言字旁和一个兑现的兑,这就告诉你,当初说过的话,现在要兑现了。兑现什么?这就带有条件性了。当爱情中的人们进入到婚姻阶段,就开始讲条件了,这时候,就已经不是纯粹在用心灵来思考了,有一部分有上升到头脑了,开始去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了。人们的聪明劲儿又回来了,既然要结合、要安家了,那么就把当初的承诺兑现了吧,这些承诺或是条件,都已经开始与物质挂钩了,有车有房么?账户里有存款么?说了要给我买的钻戒在哪儿呢?

物质条件兑现了以后,又开始要求更多的了当初说谁洗衣服谁做饭,怎么现在不算了?当初说会永远让着我,现在怎么又跟我吵架了?所以说,这个说爱可没有谈情的时候轻松了。激情的火焰一旦退却,头脑的思考一旦恢复,你的眼睛里就再也容不得沙子了。于是,你发现了原来你选择的这个人竟然有这么多缺点啊!你就要去指责对方、去批评对方,如果对方也不能接受你的态度,那么你们之间的战争就要开始了。倘若你不能去包容、去原谅,那么你就要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甚至开始后悔这段婚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宗教不是保险公司 两岸统一要用“爱”

星云法师:宗教不是保险公司 两岸统一要用“爱”

我们不可能都拥有,也没有必要拥有广州的花好美,不是我的,但我可以欣赏青青翠竹都是般若,郁郁黄花都是妙谛内心只要不被污染,就是我们财富的银行不必去求神明,凡事求自己不应该把佛看成神释迦牟尼佛是个教育家...

地藏王菩萨心咒

地藏王菩萨心咒

地藏王菩萨心咒地藏王菩萨心咒原文:嗡哈哈哈温珊摩帝梭哈地藏王菩萨心咒梵文:Om hahaha vismaye svāhā!地藏王菩萨心咒注音:嗡weng哈ha哈ha哈ha温weng珊shan摩mo帝...

[拉珍文集] 通往天国佛土之路

[拉珍文集] 通往天国佛土之路

通往天国佛土之路拉 珍前几天,不经意在Weekly World News(每周世界新闻)网站看到一则报道,美国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一张十六年前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当时哈勃太空望远镜出现故障,修复之...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才能得到解脱,但是一定要从家人做起。没有要求、不要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这就是修行。家人和周围的人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你的众生,一定要从他们做起,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从父母、儿女,再慢慢扩大到亲朋好友,扩大到邻里同事,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后扩大到所有的众生,需要这样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要做到。

  

    先把家里内部的关系搞好。连最有缘分、最了解你的众生都没有度化,想去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是不可能的。第一个事情没有做好,第二个事情能做好吗?

 

    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中也讲了,发心的时候要慢慢扩大范围,尤其是实际做的时候更要按次第。从自己身边有缘的众生做起,无缘的众生你想帮也帮不了,想度也度不了。“我对外人挺好,但是我对家人不行。我对其他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家人始终发不出来慈悲心。”这就说明了你就是没有慈悲心!那些外人不经常接触你,不太了解你,也不是特别需要你,所以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家人不一样,天天接触,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那么自私,互相很难相处。其实你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你真正的心态,真正的面目!对外人乐乐呵呵的,挺祥和的,这都是装的,时间长了也不行。

 

    所以从家人做起,好好地过日子,这就是修行!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这些都是众生,你一边伤害他们,让他们起烦恼,一边供佛拜佛,佛菩萨能高兴吗?不可能的!没有条件地、不求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他们不可能不感动,一定会对你五体投地,一定会跟随你,跟你学,跟你修,这不就度化了么!你表法没有表好,他知道你学佛学成这样,连人都做不好,还能被你感化吗?还能跟随你吗?不可能的!

 

    你要转变自己。你自己转变了,所有的都会转变。有些人学佛修行以后真转变了,所以周围的人也转变了,命运也转变了。身体健康了,家庭和睦了,工作顺利了,一切吉祥了。你完全发清净心为他人好,完全是饶益他人的,不自私,不自利,他人自然而然就会跟随你。清净心有这个力量。

把菩提心从家庭扩大到法界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

佛陀的开示 世上四种马

佛陀的开示 世上四种马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佛陀结金...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宋代宗赜禅师念佛度慈母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宋代宗赜禅师念佛度慈母

宗赜禅师宋代长芦宗赜禅师,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陈氏,把他带往舅父家中抚养。少年时代,读诵儒书,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忽然觉悟人生的无常,立志修学佛法,礼长芦秀禅师出家,参通玄理,深明宗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