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问:发了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索达吉堪布: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两点——励力对治自己的染污心、好行无义心,根本不可能护持菩提心。有些人经常想:“什么时候休息啊?我好好地放松一下。”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心态,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不应该经常想着自己快乐,虽然凡夫人偶尔会生起这种念头,但要立刻发现它、认识它、对治它。既然我们的身口意已经全部奉献给众生,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空间,在众生没有解脱之前,利他的步伐不可以停下。当然,对我们现在来讲,闻思修行对众生是有利益的,在此过程中,如果产生懒惰懈怠,想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马上要提醒自己不能这样,心态必须要改过来,断除一切无义之事。

一般来讲,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行住坐卧都要观察自己:“我做这件事对众生有没有意义?对我的解脱有没有意义?”首先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体,否则便不是大乘修行人。

有些人刚开始好像很有把握,觉得肯定不会舍弃菩提心。但实际上这需要一个长期串习,不然的话,就像藏族的俗话所说:“晚上睡觉时的心态,早上起来时就没有了。”所以在闻思过程中,经常串习非常重要,这种习惯永远也不能退失,否则到了一定时候,原来的心态就会模糊、淡化,不一定非常坚固了。当然,若想菩提心誓言十分坚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人群,永远都不会舍弃,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而若要有这种坚定的信心,前提必须进行长期的闻思。如果没有长期闻思,听法的当下认为菩提心很重要,自己肯定不会舍弃,但凡夫人在遇到各种外缘时,往往经不起考验,很容易退失道心。

——《入行论广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知足常乐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圣凯法师快乐是一种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社会现实总是难以满足。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看到了极致: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之地的人想:我是有一块立足的地方就好了;有...

还阴债价格一般多少钱?

还阴债价格一般多少钱?

对于受生债每个人的生辰八字都包含了天干和地支,天干地支里面有很多我们过去和未来的信息,其中根据相关的天干地支可以知道我们每个人在出生时的阴債借欠情况;在老君《受生经》里有说,人在转世投胎时灵魂在天曹...

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

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

观世音菩萨是广为人知一位菩萨,为什么我们都能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呢?就是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跟观世音菩萨的缘分最深。为什么要取名叫观世音呢?如果有无量众生遭受困苦厄难,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

人必识己,方可立人,人皆敬之而助也

人必识己,方可立人,人皆敬之而助也

学佛修行者的基础《世法哲言》一必识己方立人,何以故也?己之诸癖自难于解,如瞻己背终弗所见,为外人颇观,己藏己过乃人之常性,过甚则或离而不愿同谋,识已得之其弗觉,愧而求知,格得其德,方可立人,人皆敬之...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二则·耆婆童子学医记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二则·耆婆童子学医记

第十二则耆婆童子学医记从前在王卫城,住着一位十分美丽的少女,她的名字叫做婆罗跋提。婆罗跋提一天天长大,国王见她如此美丽,下令为她修建了一栋华丽的房子,还宣布:「如果有人想做婆罗跋提的丈夫,必须每天交...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要回向?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要回向?

1 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2 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3 “上报四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