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那是一个幽静的深夜,月光轻轻推开了你的窗户,梦神捧出了一颗孩子般水亮清莹的心,通往心灵的道路就是这样为你悄悄打开的

从心灵的认知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解剖自己的灵魂;我们的言行正袒露出心灵的轨迹,任何掩盖,都是徒劳的。

心灵的意识,是我们思维的意识。思维能测量出心灵的高度,而心灵却无法抵达思维的辽远。

我们非常珍爱生命的时候,会常常检点自己的不足;我们在无辜消耗生命的时候,就会时时放纵自己的劣行。

把自由还给心灵,但切莫把散漫放出心灵的栅栏。

与美好相伴的是纯洁的心灵的影子;与悔恨相伴的是错误的阴影。

泪水是开放出心灵的花朵;心灵是垂挂在智慧树上的果实。

当邪念逼近心灵时,智者会用理性将它挥之而去;而愚昧却用它制造邪恶。

抑制心灵过剩欲望的最好办法,就是让理性站在欲望膨胀的边缘,先品尝一下欲望结出的苦果。

懊悔是心灵最容易犯下的错误,但它常常也是结晶在心灵泪水里的经验。

真正的情感是自私的,它藏在心灵最隐蔽的深处;不过,它是脆弱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

月光下,每一条心路都是宁静的;风雨中,每一条心路都是泥泞的。

用眼睛去感受万物的存在;用心灵去过滤万物的尘埃。

我们用怀疑的目光注视着心路上的每一位过路人,猜测始终是我们认知这个陌生世界的开始。

欺骗总是从天真心灵的缺口入手,它常用鲜花伪装的外表,赢取你的信任。

心灵里的错误,心灵常用自责的办法把它归引入正道;心灵所造成的行为上的错误,我们则要付出行为的代价,去挽救它的过失。

懊悔常使心灵产生负重感,因此,多一份豁达宽容的理性,就会减轻一重心灵上的压力。保持心灵的活力,是我们永葆青春的秘诀。

多疑是心灵的主要病症之一。总是在怀疑猜测别人,其实表明他始终不相信自己。

当痛苦的心灵浮出海面,幸福的海岸已离你不远了。

心灵以自私筑起它原始的防线,这是人的本能;而健康的心灵常以勇气走出这道防线,这便是人真正进入美好世界的开始。

心灵是有预感的,这种预感来自于眼睛的发现;我们的心灵往往会被第一直觉所打动,同时也会被表面现象所蒙惑。

心灵的视线是在行走心理之路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延伸着的。心灵是一个复杂的自我感悟熔炉,无论是美丽的还是自私丑恶的,它都有一个回炉反省的时候。当然,这期间也有一个评判标准:善的反省后是否还继续做更多的善事?自私的反省是否要更加豁达?恶的反省是否还继续作恶或者改恶从良?心灵是把守人生命运防线最后一道关口;继续做善事,心灵会以健康的礼遇回报你;狭隘的心变得豁达,心灵会馈赠与你更加宽广的人生视野;如果继续作恶,连你自己的心灵也要颠覆你!

我们最先捕捉到心灵的影子是从它的眼睛开始,善与恶的表演在眼睛里显现得尤为真切,然后从它的言行果断写下定论。

心灵最真实的那一部分的千分之一,往往都遮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部分一辈子只有他本人知道。

美的心灵必然有美的言行,心灵所承受的苦难必然由它言行付出的代价反映出来。

美延伸到心灵深处,就像我们走进深山见到一汪盛满月光的清泉。

心灵因美貌而容易变得轻浮,美的心灵因平凡而变得坚贞。

人格的魅力来自于心灵的语言,而心灵的语言我们是无法用确切的词语解释它的含义的。

当心灵付出真实的资产,果实便用甜蜜回报它艰辛的劳作。

征服心灵必须有勇气,心灵是需要勇气折射出它灿烂的光辉。

心灵的泪水常为悔恨而流,这是因为悔恨触及到了心灵最真实的命脉。

心灵的果实包含着智慧的种子。

心灵只有用思想才能秤出它的重量。

心灵的语言是美妙动听的,它几乎调动了智慧所有的细胞,把最贴切的言辞、动情的目光从体内传达出来,以获取它希望得到的信赖。

心灵的财富是无限的,对有价值的人生来说,心灵的财富不但延续到他的终身,而且会把福音传世给永恒的生活。

心灵的财富是我们无法用手触摸到的,但我们能时刻感受到它的分量。一个人的学识修养的好坏,品德的高尚与低劣,是最能体现心灵财富的富足与贫穷的。

一个人的富有,不在于他的手里攥着多少金子,而是在于沉淀在他心底的智慧和良知。对于心灵苍白,贪得无厌的人,金子也有腐烂成腐朽棺木的时候。

心灵健康的财富,是在不断酿造、不断奉献的。拿在手里的财富,你很快就会花掉;而流动在心灵的财富,我们会受用一辈子。

贫穷的母亲,给你的是财富;阔绰的父亲,给你的是贫穷。

我们的双手穷一点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能够创造财富;如果我们的心灵贫穷了,我们的处境便到了很危险的边缘。

酿造心灵财富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有一颗平常心。良好的心态,使我们不但把手里的财富用得恰倒好处,而且,心灵的财富也酿造得格外甘甜。

浮在我们表面的财富,很容易使我们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所以,把财富的精髓积累在心灵,把财富的价值用之于社会,这是最佳使用财富的方式。

真正的财富即酿造在心里,也在不断扩大张力,飞跃出心灵的界线,去服务于整个世界。

心灵财富的丰厚资源,每每来源于失败者的泪水。

修养心灵是我们维护美德的日常工作,不断让清洁的泉水从我们心灵流过,真实、无私、纯净的心灵将伴随我们度过幸福美好的一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旅行者与骆驼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旅行者与骆驼

有个旅行者长途跋涉来到了沙漠,当地人告诉他,要过沙漠得买一头骆驼,不然很难走出沙漠,旅者看看了骆驼这个蠢笨的家伙,狡黠地一笑,腹议:哼!别想骗我的钱财,全国各地我几乎走遍,什么样的危险我没见过,区区...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真的,《太上感应篇》上讲,「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过去虽然有些不善的言行、心念,只要改过来,念头改了,心行改了...

净土法门法语:明明这个是给气给我受的,不是的,那个人是你心念变出来的

净土法门法语:明明这个是给气给我受的,不是的,那个人是你心念变出来的

◎整个宇宙环境是这样变现出来的,你自己自作自受,你怎么能怨人?怎么能怪别人,各人因果,各人承当,这个话讲得好,你造什么因就出现什么现象,果报,你自已得受,受的时侯还说是别人错了,别人如果能够变造诸法...

星云法师:结缘总比结怨好

星云法师:结缘总比结怨好

我从小虽然就具有圆融随和的性格,但也与一般男孩子一样,喜欢伸张正义,打抱不平。有一天,在一本书里看到一句话“结缘总比结怨好”,深深打动我顽强的心扉,回忆过去我经常因为执著、好斗而结下许多怨尤,想想实...

竭力孝亲,诵偈而逝

竭力孝亲,诵偈而逝

太和的杨黼辞别双亲到四川,想要拜访无际大师(无际大师即是唐朝的得道高僧希迁和尚)。有一天,他遇一位老僧,老僧问:「施主!你要去那里呢?」杨黼回答:「拜访无际大师!」老僧说:「见无际大师不如见佛!」杨...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问: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答: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刹土,对众生来说是不清净的,但是对佛来说是清净的。其实清净与不清净主要是依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