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宽厚待人

“如何待人”?这是一门最高的学问,有的人尽其一生都没有学好“待人之道”。

为什么呢?主要的是因为人有多种!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要求,所以做人做事很难“尽如人意”;所谓“顺了姑意,逆了嫂意”,做人难就难在不能让人人都满意。

待人虽有种种不同的方便,但是“待人以宽”则是一条不变的定律。待人能够谦虚、尊重,固然重要;但是宽厚、宽容,更得人缘。有些人待人刻薄,待人严峻,如此想要获得人缘、获得别人的认同,实在难矣也!

人与人相交,不要看别人待我们如何?而要看我们如何待人!因为,待人以宽,才肯对人信任、对人体贴、对人谅解、对人包容;一切于宽厚中,才能看出我们待人的道德、待人的智能、待人的用心、待人的艺术。

什么叫待人以宽?什么叫待人以严?试举例明之。

甲走在路上,有人指着他的脚上说:“你怎么把我的鞋子穿在你的脚上,请你还我!”甲否认,二人争执,大吵不已。

乙走在路上,遇到有人指着他的鞋子,说:“你怎么可以穿我的鞋子,请你还给我!”乙一听,便将鞋子脱下来给他。此人后来找到了自己的鞋子,知道错了,便将鞋子还给了乙。乙非常不以为然的说:“既然给了你,我就不要了。”

丙走在路上,有人指着他说:“你穿错了我的鞋子!”丙微笑的将鞋子脱下来给他。此人后来找到自己的鞋子,便将错认的鞋子还给丙,丙还是满脸微笑的把鞋子收了回来。

从甲乙丙三人的处事态度,就可以看出所谓待人以宽、待人不同的艺术了。

宽和的待人,自己也会心平气和、轻松愉快,例如唐朝娄师德的弟弟“唾面自干”,再如春秋时代鲍叔牙之对管仲。反之,一个人如果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甚至严厉的指责别人的不是,如此不但

让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你,自己也会因为不得人缘而愁闷苦恼,真是伤人又伤己。

有个故事说:儿子在家乡因为建房子,为了一道墙和邻居争地,于是写信给在朝为官的父亲,希望父亲出面帮忙讨回公道。父亲接信后,以诗作函回曰:“万里投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所以,“宽厚待人”不但是人际相处之道,也是自我做人的根本!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养生汤黑木耳红枣汤

素食养生汤黑木耳红枣汤

黑木耳红枣汤补血排毒,治贫血,体虚材料:黑木耳2两,红枣30粒,红糖适量做法:洗净所有材料,红枣去核。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1小时,熄火前加红糖即可。这...

佛教故事:为现在做点什么

佛教故事:为现在做点什么

为现在做点什么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见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

陈大惠:人贵惜福,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陈大惠:人贵惜福,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我有一个俗话供养给各位,我们老祖宗教给我们,人贵自知之明。西方人不讲这套,他讲什么?无限制刺激你的能力和欲望,让你得到无限多。所以我们现在企业家的理念是什么?利益最大化,他要最大化,他没有一个顶级...

无言之教

无言之教

无言之教有一个学僧,请示夹山善会禅师道:从古以来,历代祖师都立下言教训示后人,禅师为什么却无言教?善会:三年不吃饭,目前无饥人。学僧:既是无饥人,我为什么没有开悟?善会:只为迷悟迷却了你,请听我偈:...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定不残...

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依据

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依据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菩萨摩诃萨,名字何等,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 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