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

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

日本的佛教,自圣德太子以来,皇室率先垂范,倍加尊崇,日本各宗名刹寺院,几乎都是皇室的敕愿所建。然而明治以后,当时的为政者将皇室和佛教分割开来,令皇室无宗教化。皇室只对先祖祭祀,所以无论政治家、学者、实业家,还是明治以来所有的日本领导人,都误以为只要祭祀先祖,就是很像样的宗教仪式了,举国蜕变成无宗教国家。

寺院也以只举办葬礼和法事为足,渐渐地愿意出家的人越来越少,寺院连丧葬、法事也忙不过来了。这就是日本佛教的现状吧。但是丧葬和法事不是佛教。佛祖释尊从来也没做过葬礼。

释尊临去世前,阿难问:"您的遗骸如何处置?"佛说:"死后遗骸,由在家人处理,你们只管修行、行法。"释尊连自己的丧葬都不许弟子做。当然,他从来也没有给别人做过葬礼。葬礼和法事是佛教到了中国以后才兴起的,那是儒教思想,是日本民族崇拜先祖心的袒露,根本不是佛教。

亲鸾圣人的《叹异抄》中记道:"亲鸾从不因为孝养父母而念佛,至今如是。"

亲鸾从来没有为了父母,为了亡故父母的回向念佛。乍听起来,如今的年轻人也许会说:"跟亲鸾这老头说得来,他不喜欢孝敬父母,这不和我们一样嘛。"但是劝君莫急,你且听完他后面的话。

"因为,一切有情皆为世世生生之父母兄弟也。所有所有的人,依次生为佛,需相扶相佑。"

在亲鸾眼里,这个社会的所有人都是父母,无论是谁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父母,成为子女,无一例外。必须尽快成佛,拯救大家。所以无暇顾及为去世的双亲念佛。这是释尊佛教的正道。不管社会上饱受疾苦的民众,哪里有觉悟?哪里有安心可言?

这并非亲鸾圣人发明的话,《心地观经》告诉我们:"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将社会的男性都视为父亲,女性都视为母亲,人们在轮回转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成为父母、子女,无一例外。这里彰显了佛教的人间爱、人类爱、人道主义。

听山鸟啁啾声声

忽念吾父乎母乎

对动物也能怀着亲子亲情是释尊的教诲。然而只对自家祖先尊崇备至,对现实社会漠不关心,这正是近世日本佛教的重大缺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谈六种信佛的层次

星云法师谈六种信佛的层次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台湾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五章 华严宗的观法 第三节 清凉的华严心要观与三圣圆融观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五章 华严宗的观法 第三节 清凉的华严心要观与三圣圆融观

第三节清凉的华严心要观与三圣圆融观清凉的华严心要观,是在答唐顺宗所问心要法门时,结合禅宗思想,解说华严心要,大意如下: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理量则...

苦难是苦难者的墓志铭,修行是修行者的里程碑

苦难是苦难者的墓志铭,修行是修行者的里程碑

编者按:“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有过坎坷经历的人,跳出黑暗的包围圈,也许更能体会这句诗背后的深意。曾经的她,找不到光明,在痛苦的道路上寂寞徘徊;学佛后,她充满了力量,和家人共同修行...

成刚法师答:佛门有人烧金铂、银铂,如不如法?

成刚法师答:佛门有人烧金铂、银铂,如不如法?

成刚法师答:佛门有人烧金铂、银铂,如不如法?问:佛门有人烧金铂、银铂,如不如法?师父:金铂、银铂,先头我不说了么,不能烧纸祭库,还寿生债。在南方你像有些寺院,打水陆,放焰口,整天是经忏佛事,这咱不应...

佛教故事:法音集:相互诳惑

佛教故事:法音集:相互诳惑

相互诳惑守成法师著从前印度有一土木工程师,技艺精巧,鬼斧神工。有一次,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著严饰与世女无异,亦来亦去,亦能行酒侍客,唯不能言语。时有一画师,人皆称之画圣。木师闻之作好饮食,即请画师...

放生指南:放生生物的选择

放生指南:放生生物的选择

依据所选择的放生地点及金额,来决定生物的种类(空飞、陆上、水中)及数量,其中应注意事项如下:不同的自然环境,有其适居的物种,可以请教当地人或熟悉该环境的人,不可以错乱。例如把海水鱼放到淡水流域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