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如果发现同修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如果发现同修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同修道友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答: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发心。你出于一个好心,没有什么恶念,对方也能接受,至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指出的。如果他对你没有信心,你指出了他也不能接受,不但不能帮助他、不能改变他,反而还有一些不好影响,你为了不伤害他,避免他生烦恼,于是不指出他的错误,这就是一种正念、一种善心,不会有过失的。

若是你认为,“他是他,我是我,我不管他有没有过错,我自己没有过错就行。”这就是一种自私心,一种邪知邪见,这就不对了。

自己是哪种心态,应该能观察得到。

其实佛法本身是圆融的,是灵活的。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人,都是可以变动的,这叫方便。密宗里讲的“方便智慧无二别”,就是说智慧和方便是一体的。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有智慧,他们两个是双运的、不二的、合一的。如果把佛法理解成死板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这样、必须是那样,那就没有方便了。没有善巧方便,就肯定有很多的障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地藏王菩萨救母第一世所历劫难

地藏王菩萨救母第一世所历劫难

传说地藏王菩萨成佛前需要经历三世劫难,而天意却偏偏作假,将三世劫难都安排在了地藏王菩萨所投生之母亲的身上,使得地藏王菩萨对于恶三道众生起了恻隐之心,这才放弃成佛的机会,留于地狱进行苦修,发愿如若不能...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三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三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三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上一集老法师开示三皈、五戒和菩萨戒,我们都知道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中,戒是列在头一位。世尊在《遗教经》中,也交待我们要以戒为师。还有我...

煮云法师:第十四节 观音大士游天台

煮云法师:第十四节 观音大士游天台

第十四节 观音大士游天台煮云法师著话说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大士,有一天在山上忽然静极思动起来,想另找一个地方游玩一番,换一换新鲜的空气。想罢就登上山顶的最高峰佛顶山,睁开慧眼,瞩目远眺,遥看天台山国清寺...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师子素馱娑王断肉经 大唐沙门智严译我忆过去无量劫  有王名曰素馱娑其王一时出游山  群臣部从猎虫兽忽逢雷雹恶风起  诸人分散悉惊惶王独走入深山林  临河苏息无人伴牝母师子在山薮  见王独坐逼王身众生...

佛法这么好,怎么和亲朋好友分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

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

快讯:2022壬寅虎年大吉大利,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药师坛城藏品馆位于中原名城新乡高铁东站站前广场5号写字楼21层,“药师坛城藏品馆”由原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