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答: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痛苦和快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并不是外境招致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心。

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指出:“心为一切诸法之源,故名为普作王。”为什么称为“普作”呢?因为心既能作清净的涅槃,也能作不清净的轮回。就是说,轮回中的一切,是不清净心的显现;涅槃和智慧,是清净心的显现。若详加观察,我们会发现,外境中根本找不到真正实有的事物,所以,清净和不清净的根本,唯一就是自己的心。

既然心能显现轮回、涅槃等一切法,如果我们心中充满慈悲和信心,今生一定会安乐;而若以无漏的智慧摄持,还将达到圆满究竟的解脱。但假如经常生起恶念而造业,那么等待自己的,无疑就只有狰狞的恶趣、难忍的苦痛。

——《人生开示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事业运不好的八字特征 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事业运不好的八字特征 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发展的顺顺利利,以便收获巨大的财富和地位。但是这个世界上不会每个人都能够有一番事业的成就,有事业成功的人就会有事业不顺的人。今天就来通过看事...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叁台北斗神君,在人头...

达真堪布:请僧众为我们祈福,有什么作用?

达真堪布:请僧众为我们祈福,有什么作用?

达真堪布:请僧众为我们祈福,有什么作用? 问:对上师三宝没有具足的信心,而且自己也没有发出真实的慈悲心,做护法专场和火施专场能否收获效果? 上师回答:肯定能得到利益。做祈福,做任何善事,这样的动机...

仁焕法师:和谐是保家之道、保家大纲

仁焕法师:和谐是保家之道、保家大纲

不管出家人在家人,生命都是来自家庭,没有哪一个生命不是来自家庭。人人都愿望家庭好,家庭又偏偏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保家不在于家庭的富贵。离开和谐,永远第二条路能保得家庭。...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六节 帮助孤苦伶仃,使他们得到快乐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六节 帮助孤苦伶仃,使他们得到快乐

第十六节 帮助孤苦伶仃,使他们得到快乐由于对生活的厌倦,乌帕拉瓦尼来到了佛陀居住的库特科罗讲堂。她为自己一生感到羞愧,显得十分颓废、失意。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单独面见佛陀,倾诉她的遭遇,并加入僧团。两天...

从乞丐老妈和难陀女佛前供灯风吹不灭得到的自省

从乞丐老妈和难陀女佛前供灯风吹不灭得到的自省

供灯是我经常做的一件事。今天我看到两则佛前供灯的故事,仔细反省自己的心行,顿觉惭愧无比。1古印度时有位国王,迎请佛陀来应供。为了显示他的国力强盛和虔诚,他在皇宫前的一座山上点满了灯。这时,一位乞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