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故事:法眼禅师的风花雪月

法眼文益是五代南唐的和尚,法眼宗的祖师。

法眼是浙江余杭人,幼时便出家为僧,后来南下福州去寻师参禅。有次旅经泉州地藏院的时候,正好天降大雪,便停下歇脚。正在烤火取暖时,院里的方丈罗汉桂琛问他:你去那里?

法眼回答:只是行脚。

罗汉又问:何谓行脚?

法眼回答:不知。

罗汉便说:不知最亲切

雪停了,法眼便向罗汉告辞。罗汉送他到院门口忽问:你刚才曾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现在请告诉我庭下的那块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

法眼回答:在心内。

罗汉便说:行脚之人,为什么要把一块大石头放在心中呢? 这句话窘住了法眼,便放下行李,住了下来,向罗汉讨教析疑。每当他提出新见解时,罗汉都说:佛法不是这样的。

最后,法眼只得对罗汉说:我已经理绝词穷了。

罗汉便说:以佛法来论,一切都是现成的。

听了这话,法眼恍然大悟。

这是大雪天里的问答。后来他与别的和尚还有一段月下问答。

有一次,法眼和两个和尚月下散步。有个和尚问他说:我不问你那个指,而是要问那个月?

法眼说:你所不问的那个指,又是指的什么呢?

这时另一个和尚问:我不问月,而是问那个指是什么?

法眼回答:月。

和尚说:我问指,你为什么答月呢?

法眼回答:就是因为你问指啊!

法眼做了南京清凉寺的方丈,和南唐主李璟过从甚密。一天,他们一起出去看花,法眼应李璟之邀,即兴赋诗: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髪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法眼这首诗是诵给帝王听的,守着绝对,暗藏机锋,不失身份。法眼死后,南唐主李璟追谥他大法眼禅师,谥号法眼,李璟似乎也赞叹他开示的妙法。

我认为他有一首风中的诗是吟给自己听的:

幽鸟语如簧,柳摇金线长。

云归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林下一阵一阵的风刮过,象欲说还休的话语。一个禅师一生要说很多的话,说得都对吗?说得都妙吗?法眼似乎又回到了相对。林下好商量,和谁商量呢?

不知最亲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明月光华,不磨而莹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明月光华,不磨而莹

明月光华,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海内外甚受推崇,风靡海峡两岸。那...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四)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四)

张知恩到雅州上任时,就带了一名书童,背几双草鞋走着到雅州。书童问:大人为何如此寒酸?张知恩说众生如此痛苦不堪,我们当珍惜福报以报亲恩。到了雅州后,当地官员赶快安排他在后花园休息,并告诉他说:今天有一...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修证篇概论(上)释悟殷部派佛教时代,学派的思想,是异义无边,要如何理解部派佛教,厘清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笔者于〈部派思想概论〉,曾提及研读部派佛教的根本原则:以佛法“缘起”的本质与佛教的实践性为出发...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梵志悟道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梵志悟道

梵志悟道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志匆匆忙忙的跑到佛前,愁眉苦脸的顶礼佛陀。说道:佛陀!我不幸遭遇到人生最烦恼的两件事,想请佛陀给我解决,以减少忧愁!梵志!是什么事使你这样悲...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共生--秋鹭与犁牛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共生--秋鹭与犁牛

共生--秋鹭与犁牛在一处风景如画的山坡,有一对老朋友正互相如鱼得水般的谈天及共进午餐。不远处,另对老朋友,也时时相互呼应:喂!朋友吃饱了吗?干净了吗?舒服多了吗?嗯!谢谢!多亏您们帮忙,不然也没有一...

一念贪心转世变鬼,请求高僧超拔魔难

一念贪心转世变鬼,请求高僧超拔魔难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事理。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溘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