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信仰的层次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幼稚到成熟,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他崇拜、信任的对象。例如,小的时候相信父母,凡父母所说,绝对深信不疑;长大求学,转而相信老师,只要“老师说”,就是对的。

之后,随着各人知识水准高低、接触社会层面宽窄、价值取向不同,于是有人相信金钱万能,有人觉得爱情至上,有人高举情义第一,有人疾呼自由无价,有人投身信仰生活等。

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自然力,信仰也不一定是信仰宗教。例如有的人信仰某一种思想或某一种学说;有的人信仰某一种主义;甚至有的人崇拜某一个人,也可以成为信仰的对象。

话虽如此,然而只要人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人是宗教的动物,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水,人不能离开水而生活。人类从上古时代民智未开,就对大自然产生信仰,接着从信仰神权、君权,到现在的民权、人权,甚至即将到来的生权等,可以说,人类自有文明开始,除了追求物资生活的满足以外,精神生活的提升、信仰生活的追求,更是无日或缺。

关于信仰宗教,必须慎重选择,否则一旦信错了邪教外道,正如一个人错喝了毒药,等到药效发作,则生命危矣!所以“邪信”不如“不信”。“不信”则不如“迷信”,因为虽是迷信,只是因为不了解,但至少他有善恶因果观念,懂得去恶向善;不信的人,则如一个人不用大脑思考,不肯张开眼睛看世界,那么他永远也没有机会认识这个世界。

当然,信仰最终是以“正信”最好!尤其佛教的中道缘起、因果业报、生死涅盘等教义,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人生的迷惑,所以值得信仰。

信仰佛教,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例如,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佛”等。

甚至即以信仰佛教的教义而言,本身也有层次的不同,例如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唯有佛,才能真正证悟般若,所以般若是佛的境界。

其实般若也是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学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开发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从求佛、信佛、拜佛,进而学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层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老公出轨怎么办?怎样对付小三挽回老公

老公出轨怎么办?怎样对付小三挽回老公

在婚姻的道路上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旦出现我们该怎么应对呢?老公出轨怎么办?怎样对付小三挽回老公?1、临危不乱首先自己站在最高处,必须维护自身的尊严,该上班上班,该玩就玩,该做美容就去美容,要保持镇...

小户型家居的这几种布局容易破财 赚再多都会流走

小户型家居的这几种布局容易破财 赚再多都会流走

一个家庭的财运关系着这个家庭的生活品质,财运不好的话,那就赚不到钱,生活自然过得也就很拮据了,一般在城里买房子的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户型,而今天我们讲的是小户型家居风水的布局,如果你家近期总是出现很多破...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答:不想修了,你是不是不想解脱啊?这说明了你的出离心还是不强烈。你若是真感觉到了苦,还能懈怠懒惰吗?轮回就像个火坑一样,甚至比火坑还严重。你真正懂得了这些道理...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十二个微型小故事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十二个微型小故事

十二个微型小故事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注:你对...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不可不信因果,连佛陀都无法避免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不可不信因果,连佛陀都无法避免

你相信因果吗?什么是因果呢?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众多条件引起的,这些条件就是因,由这些因产生的事物就是果。佛陀也无法逃脱因果,受了风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因果是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二十四则·母孕说法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二十四则·母孕说法

第二十四则母孕说法昔有比丘,精进守法,少即持戒而不毁犯。所诵读皆为佛法甚深经典,凡听到比丘诵经声者,莫不欢喜。有一个小儿,年七岁,在城外放牛。他远远听见比丘诵经声,便觉得这声音如仙乐一般美妙,故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