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难忍能忍

忍,是中国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认为最大的修行。无边的罪过,在于一个嗔字;无量的功德,在于一个忍字。

佛陀说:“不能忍受讥讽毁谤,如饮甘露者,不能名为有力大人。”平时,一个人忍寒忍热容易,忍饥忍饿也不算困难;甚至忍贫忍穷、忍讥忍谤,都还容易做到,但是要忍一口气,就不是人人所能忍得了的了。

法院里,每天许多上诉告状的人,并不完全是为了财利,很多人只是为了要出一口气,所以要到法院里去赌个输赢。其实,人生的气恼当然难忍,然而正因为难忍,所以才更要忍,如果容易忍,还要你来忍吗?

布袋和尚说:“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任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忍,是天地间最尊贵的包容雅量;忍,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和平动力!

菩提尊者在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你叫他坐,他就不站;你要他立,他就绝对不坐,这不是懦弱,这是忍的力量。《金刚经》中,佛陀说他自己作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诬陷、割截身体,他都不生气,他所表现的正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修行功夫。所以,成佛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要福慧俱全,这就是佛陀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相好从那里来呢?都是从忍中修来的啊!

忍,不是懦弱,不是无用;忍,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慈悲,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忍之一字,是接受,是担当,是负责,是处理,是化解,是承担的意思。正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忍的大勇大力。

“忍字头上一把刀”;一般人在受了欺侮、冤屈的时候,往往痛哭流泪、暴跳如雷。但是,哭过了,跳过了,也就没有力量了。假如能忍住眼泪,忍住暴怒,保持平和,保持镇定,这才是涵养力量,这就是忍的功夫了。

忍,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我们要透过生命的力量,发挥“生忍”;我们要用佛法的慈悲喜舍、般若智慧,实践“法忍”;我们要能如如不动、不生不灭,完成“无生法忍”。

世间上,洪水暴风,枪炮子弹,都不是最大的力量,最大的力量,就是我们的忍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迦叶宿命

迦叶宿命

从现在倒数上去,九十一劫之前,有毗婆尸佛出世,即是‘过去七佛’之第一佛。毗婆尸佛入涅槃后,他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造起宝塔来,用七宝庄严,供奉佛身舍利。渐渐年深月久,宝塔旧了,塔中原有佛...

素食“五色餐”-美容又健康

素食“五色餐”-美容又健康

进入炎热的夏天,不少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觉排便不那么顺畅,心里烦躁不安,小便颜色也变得黄黄的,更是没有胃口按时吃饭。如果这样持续两天以上,还可能闹上几天的口腔溃疡或是牙龈肿痛什么的,烦闷的夏天就会变得...

若我们的内心在修法过程中掺杂诸毒烦恼,修法就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欲令自己的善根在修行过程中不被一切恶缘摧毁,三殊胜之清净正行尤为重要。修学禅定也同样如此。

  

我们在讲修学禅定时讲解过善巧运用,因此对修行者而言,禅修时认识妄念并且知道该如何调伏妄念非常重要。因为禅修时初次出现妄念,从某种角度而言非常正常,这一点必须要了解。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在禅修时太过散乱的缘故,可能造下了很大的罪业,因此自己的见解直到现在都没有丝毫之进展。要记住,从某种角度来说,凡夫有起心动念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者而言,懂得如何将妄念转为道用更为重要。仅仅依靠压制妄念,虽然可以得到暂时的平静,但对于究竟断除妄念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例如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四周都是毒草,无论往哪一方向行走,只要踩到毒草上,就会引起中毒。此时仅仅依靠拔出毒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将毒草转变成良药。一旦懂得如何转变,即便踩在毒草上,也不会中毒,甚至还能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如同这个比喻般,当妄念起现时,懂得如何将妄念转为道用,比单纯压制妄念更重要。

 

我们天天都在说,贪嗔痴烦恼是漂泊轮回之根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能把妄念转为道用,妄念则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辅助。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懂得善巧运用,以及在修行中善巧运用做得有多圆满。若懂得其中的道理,平常修法无论是散乱还是平静,时时都在调伏之中。如果当自己内心平静的时候就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好,散乱的时候就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差,仅仅以妄念多少来衡量见解高低或修行好坏,则完全失去了真正修法的特色,也没有真正掌握佛法的窍门。因此欲令修学过程中清净正行不被外缘所摧毁,善巧运用非常重要。

 

要记住,如果禅修仅仅依靠压制妄念,恐怕有时候能成功,有时候未必会成功。一旦不成功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烦恼,总觉得自己今生成办解脱的希望不大,因此时时都在痛苦之中。若是会善巧运用,无论座上座下有多少起心动念,由于懂得将其转为道用的缘故,内心时时都在喜悦之中。

 

还要知道的是,仅凭压制妄念安住于止息妄念的无分别状态之中,无论是否成功,与解脱都没有丝毫之关系。因为成办解脱唯一的条件不在于能否静下心,而在于能否赤裸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和静心两者之间,看似相同,实际上有诸多不同之处。因为心的本性具有一切功德,也就是我们通常讲解的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相反,无论心是平静还是散乱,若内心离开了三殊胜法,所行任何善法均无法成办解脱。即便你能压制自己的内心烦恼,安住长达色界禅定一禅的六千个大劫或者无色界禅定的八千个大劫,最终也不能成办解脱。因为仅凭压制妄念,在不具备一切功德的前提之下,修法永久不会成为解脱之因。

 

前两天我也遇到一些修行者说,他认为自己平常的禅定还是挺不错的,因为时时可以在空性以及很平静的状态中安住。当时我问他:“是否由于生活中烦恼太重太多的缘故,为了止息这些烦恼才开始修禅定?若是,你暂时成功了;若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是为了解脱,这样的修行恐怕对解脱没有丝毫之利益。”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记住。

修行不在于能否静下心,而在于能否赤裸心的本性!

若我们的内心在修法过程中掺杂诸毒烦恼,修法就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欲令自己的善根在修行过程中不被一切恶缘摧毁,三殊胜之清净正行尤为重要。修学禅定也同样如此。  我们在讲修学禅定时讲...

今天藏历10月15日,阿弥陀佛节日,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今天藏历10月15日,阿弥陀佛节日,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今天11月25日,藏历十月十五,阿弥陀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凡有诸福善,真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今朝,见闻皆精进,共...

23「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23「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这是出于《法华经》的经句,是从发心的观点说。  佛教的灭罪理论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不同。基督教说,耶稣受十字架钉死就是代世人赎罪,凡是信教的人,都能免罪而成为无罪。但...

什么在主宰命运?看看我两位兄长的生死轨迹就明白了

什么在主宰命运?看看我两位兄长的生死轨迹就明白了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的堂兄“呱呱”坠地,爷爷给他起名“金鸽子”。希望他有一双金色的翅膀,飞黄腾达,带领家族走出贫寒与饥饿。两年后,我的长兄“银燕子”也来到这个世上。金鸽子、银燕子的童年都是在贫寒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