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彭州(今四川彭县)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后名道兴),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赵,四川阆中玉山大儒赵公约仲之子。元静禅师十岁时曾得重病,他的母亲祈祷佛菩萨保佑他病好,后感得异梦,于是便让他出家,从成都大慈宝生院宗裔禅师落发,北宋元祐三年(1088),试经得度。后留住讲肆,学习经论有年。既而南下参礼永安恩禅师,后在临济三顿棒这一公案上,发明了心地。

此后,元静禅师虽遍历丛林,访诸名宿,但是没有碰到真正让他称心如意的。后听说五祖法演禅师机峰峻捷,元静禅师心中颇不服气,遂起抑制之心,于是前往五祖法演禅师座下。

初见元静禅师,法演禅师便道:我此间不比诸方,凡于室中,不要汝进前退后,竖指擎拳,绕禅床作女人拜,提起坐具,千般伎俩。只要你一言下谛当(恰当、契旨),便是汝见处。

元静禅师一听,茫然无措,平昔所学以及种种口舌之谈,到此时一点也用不上,只好退出,留在法演禅师座下,虚心地参学了三载。

一日,元静禅师入室请益。

元静禅师先大讲一通之后,法演禅师道:子所下语,已得十分,试更与我说看。

于是,元静禅师便对所下转语,详细地加以剖析陈述。

法演禅师听完之后,说道:说亦说得十分,更与我断看。

于是,元静禅师便随法演禅师所问,一一加以决判。

这时,法演禅师便道:好即好,只是未曾得老僧说话在。斋后可来祖师塔所,与汝一一按过(勘验、审查)始得。

斋后,元静禅师果然奉命来到祖师塔所。法演禅师于是便举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睦州担板汉,南泉斩猫儿,赵州狗子无佛性有佛性等公案,来勘验他。元静禅师皆一一酬对,了无凝滞。

接着,法演禅师又举子胡利踪之狗的公案。

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衢州子湖岩利踪禅师,于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之后,前往衢州马蹄山,结茅宴居。唐开元二年,邑人翁迁贵将山下的子湖岩献给利踪禅师,创立禅院。利踪禅师于门下立一牌子,上面写道:子湖有一只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拟议即丧身失命。当时,临济禅师座下有二僧,前来参利踪禅师。他们刚一揭开门帘,利踪禅师便喝道:看狗!就在二僧惊顾环视之际,利踪禅师回方丈寮去了。

法演禅师举完此公案,元静禅师便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法演禅师突然转过身来,告诉他说:不是!

元静禅师很惊诧,便问:不是却如何?

法演禅师道:此不是,则和前面皆不是。

元静禅师被法演禅师这样一顿否定,心里早已没有谱了,便祈请道:望和尚慈悲指示。

法演禅师道:看他道,子胡有一狗,上取人头,中取人腰,下取人脚。入门者好看。才见僧入门,便道:看狗。向子胡道看狗处下一转语,教子胡结舌,老僧钤(qian)口(锁住嘴巴,不得说话),便是你了当处。

经过一夜的参究,第二天,元静禅师便入丈室,私下里向法演禅师陈述了自己的见处。

法演禅师笑道:不道你不是千了百当底人,此语只似先师(指白云守端禅师)下底语。

元静禅师道:某何人,得似端和尚!

法演禅师道:不然。老僧虽承嗣也,谓他语拙,盖只用远录公(指浮山法远禅师)手段接人故也。如老僧共远录公,便与百丈、黄檗、南泉、赵州辈把手共行,才见语拙即不堪。

元静禅师对法演禅师的评判很以为不然,于便曳杖渡江,准备他往。适逢江水暴涨,元静禅师不得不重新留下。这样,在五祖座下,元静禅师又住了两年。最后终于得到了法演禅师的印可。

一日,元静禅师与法演禅师商略古今大德悟道因缘,法演禅师握着元静禅师的手说:得汝说须是吾举,得汝举须是吾说。而今而后,佛祖秘要,诸方关键,无逃子掌矣。

元静禅师彻悟后,最初住五祖山之南堂,开法接众,一时名冠寰海。后又应成都帅席公旦之邀请,开法于嘉祐,不久又移居昭觉、能仁及大随等诸大道场。

元静禅师的开示,相对于法演禅师来说,要显得平易得多。兹举数则如次

1、上堂,问答已,元静禅师道:有祖已来,时人错会,只将言句以为禅道。殊不知道本无体,因体而得名。道本无名,因名而立号。只如适来上座,才恁么出来,便恁么归众。且道具眼不具眼?若道具眼,才恁么出来,眼在甚么处?若道不具眼,争合便恁么去?诸仁者,于此见得倜傥分明,则知二祖礼拜,依位而立,真得其髓。只这些子是三世诸佛命根,六代祖师命脉,天下老和尚安身立命处。虽然如是,须是亲到始得。

2、上堂:自己田园任运耕,祖宗基业力须争。悟须千圣头边坐,用向三涂底下行。

3、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师(元静禅师)曰:好。曰:如水后如何?师曰:好。曰:如何是莲华?师曰:好。僧礼拜。师曰:与他三个好,万事一时休。

4、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师曰:吃粥吃饭,莫教放在脑后。曰:终日吃时未尝吃。师曰:负心衲子,不识好恶。

5、问:如何是山里禅?师曰:庭前嫩竹先生笋,涧下古松长老枝。曰:如何是市里禅?师曰:六街钟鼓韵冬冬,即处铺金世界中。曰:如何是村里禅?师曰:贼盗消亡蚕麦熟,讴歌鼓舞乐升平。

这数则法语都颇有滋味。象与他三个好,万事一时休,吃粥吃饭,莫教放在脑后,悟须千圣头边坐,用向三涂底下行,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拿来就用。

元静禅师示寂于南宋绍兴乙卯(1135)年七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诵读《六字真言》的世间功德利益

诵读《六字真言》的世间功德利益

一、得一切福德寿命等自在。二、能得无尽辩才。三、会具有无比威猛力。四、九十九恒河沙数如来、微尘数菩萨、三十二天天子众都会聚集;四大天王与四方护法、众多龙王、药叉神只护念此人,化除一切凶事,俾令诸事吉...

宿世情执的故事

宿世情执的故事

妙法老和尚带着我在某大道场挂单期间,该院的尼众住持向老和尚讲述她们这儿有两个沙弥尼,相貌庄严,20出头的年纪,出家前同是某大学的毕业生,都有硕士学位。发心出家后,诵经拜忏、敲打念唱、四大威仪,样样出...

我今天下来主要是想把前面这些道理说一下,目的在于什么呢?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以及各地很多修行人都要铭记心中,我们当前有些地方可能错在了这些地方。要是往昔已经感觉到的,当然就没得说了。当然也有些弟子说:“这段时间我不能仅凭借上师规定的时间来求法,我这段时间太忙碌了,没有真正修成什么法,我能不能延长一些时间来求法?”非常好!我们不是为了走个过程。

我曾经在不同的地方走动,那时很多人都到我身边说:“我想在您面前求一遍成熟口诀法,可不可以?”我说:“当然可以!”因为平常我们就是这么讲解的。我接着问:“你前面求过什么样的法?”回答道:“成熟口诀法是求过的,不仅仅一次、两次,都已经求过3遍了,我现前还想在您面前再求一遍成熟口诀法。”难道成熟口诀法是靠次数来成办见解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在很多人面前就变成这样了呢?就是刚刚所说的,走马观花,仅仅走一个形式,最终什么都得不到!甚至还有很多人的想法是,下面的这些法我先搁置一旁,先把高一点的法求学一下,说不定在那个时候就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见解。真要是有这样的好事,历代传承祖师还讲解前面这一系列基础,有什么意义啊?

我记得非常清楚,喇嘛仁波切曾经告诫很多弟子。他说:“我现前告诫弟子们需要在亚青寺呆多少年,方可把成熟口诀法赐予给你们,而不是我这边需要人。”上师说:“当时的环境比现在好多了,但即便在那个时候,以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也不允许这样做,因此不集聚很多人还更好。但没办法,要把一个完整的窍诀法赐予给弟子,让他获得圆满的见解,必须得有这么长的时间,才能积累出一个见解来。不是由于我这边需要人,长时间在我身边这样逛游着。”

我们今天这么宣讲的目的也不是由于什么其它原因,真正要是如同你所想般的,哦,直接求学高一点的法就万事大吉了。这两天我也陆续听到有些人说我已经求过《三句精要》,也叫《锥击三要》——印证之见、断定自决、解脱自信。“印证之见”是直接印证,有印证见解、印证修行、印证行为、印证临时和究竟果实,再加上印证三身之见解,这些都叫印证,是直指你的见解,这就叫见解。如果直指你所得到的见解就叫见解的话,前提是你应该有这样的见解啊!要不直指你的什么见解呢?从这上面就能看得出来,刚开始步入修行的人能印证见解吗?

断定自决——万法摄一,你连“摄一”是什么都没证到,怎么去万法摄一?我们虽然从理论上讲解,“摄一”是心性,只是说心性,心性本身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可能是“明空不二”。什么叫明空不二?!有时候有些人到我身边来说,他现前能做到明空不二,这是否是见解?明空不二适用范围太广了!就拿眼前所看得见的这朵花来说,当你看着这朵花、知道花的当下,能看得见花吗?当然看得见花;知道是花吗?当然有觉知,知道是花。这时候看见的花和知道的花当下一如,与你所谓的“自性”有什么区别?没有一个人能辨别出来它俩之间的区别。说是“空性”,什么叫空性?就是紧接着没有对它产生分析就叫空性的话,那么当下一瞬间知道是花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这个特点。这叫“见解”吗?是什么见解?这就叫“耽著”。我们在讲解八识时,分为无念和有念,还在“有念”的范围当中!连“无念”都没达到,还说是什么觉知一类的,见解可没有那么粗糙!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每位修行者,不论当前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禅定,不要加以辨别,因为你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现前自己拥有多少,就先在这上面好好护持着它。当见解越来越增长的时候,用不着谁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你自己就可以慢慢慢慢体会到。

我也曾经遇到过很多自认为已见性之人,我说我今天就不评论你的见解到底是对、是错。我就先问一下,我就拿着刚刚那个问题,那个“耽著”与见解之间有什么区别?他说我的见解就是这样的。我说:“师父,对不起,你知道我刚刚问你的这个是什么?那可是在意识范围当中的耽著啊!”这时候他就不敢说什么了,因为他说是“见性”,我说是“耽著”,但你要是见性了,就说出与耽著不同的特点来。他讲不出来,除非他有更高的境界。需知,禅定太细了!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光凭借“一切都是虚幻”,没那么简单!所以好好修,好好修,真的需要好好修!

好好修行着走,你就会越来越感受到,哦,区分就在这上面。但你要是回去的时候还是去想,刚刚上师不是说过,看见花、知道花,这是“耽著”,那真正的“见解”是什么呢?你想!想破天你也想不出来!因为见解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所以,不管现前你拥有什么样的见解,就慢慢慢慢修行着走,我们会把一个完整的修行、完整的见解赐予给你的。

第二断定自决,连个什么叫“摄一”都不知道,万法怎么“归一”呢?第三解脱自信,四大解脱当中的“本来解脱”如空室入盗。好的,你说一切都是空性,还不是心在觉知吗?你还是站在现前这个意识时空当中感受一切。不是禅宗讲解“脱落”和“爆炸”吗?连这么一点点起码条件都不具备,你说这还叫“解脱”吗?所以,可不是啥都没有的人可以讲解《三句精要》的。平常也有很多弟子都说他已经听过《三句精要》了。只是说你小时候上过学,现在我已经把《三句精要》藏文版翻译成汉文版,所以对照上面的文字,可能你没有什么陌生的字,你可能会读。但是真不能说你懂得了其中所有的一切道理,哪怕知道,可能也就是在上面一个再加一个,这个像不像,那个像不像?

亚青寺冬天基本上都是在百日闭关修顿超。有一次冬天过后我去见S师,S师说:“这一次有个老和尚,这些人平常的思维真的很丰富,他说他在修顿超时看见前面一个明点,明点中间有几个明点,但只是这些明点不是太对称,高矮不一,但他好像今天真看见了一个忿怒佛的头像。”上师问他:“怎么讲呢?” 他回答道:“因为大的明点可以当成头,里面的两个小明点可以当两个眼睛。只是不对称,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但也勉强可以说是他的眼睛,下面有一个明点勉强可以说是他的口,就是少了一个鼻子。要是中间再有一个小一点的就可以当成鼻子了,这就说明我看见了一个忿怒本尊的头像。”“哎哟,这些人真能想!”上师说。

很多人的见解就是这样堆积出来的。这是个“明”,这又是“空性”,他们两个又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一个上面加啊、加啊、加啊……这就是他的见解。当然完全不懂禅定的人,仅从这方面这么讲解,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但要是从见解上讲,完全就原形毕露,什么都不是!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你刚开始步入修行,哪怕讲太多的事,我都不会太计较,毕竟你是刚开始修行,因此在修行等多方面不会有太多的经验。但是修到一定的时候,我就要开始辨别,哪一类叫闻思,哪一类叫实修。因此,要是没有一点点实修的味道,我一定会在中间止住你。好嘞,这不叫修行,我们今天是在讲解实修,请讲一些实修经验。讲这些理论的弟子可能很多都已经逐渐感受到了。好的!好好修,好好修!大概就是这样。

普巴扎西上师:好好修,好好修,真的需要好好修!

我今天下来主要是想把前面这些道理说一下,目的在于什么呢?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以及各地很多修行人都要铭记心中,我们当前有些地方可能错在了这些地方。要是往昔已经感觉到的,当然就没得说了。当然也有些弟子说:...

春季多吃两种菜可解困

春季多吃两种菜可解困

  春天人们常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昏欲睡,这是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您知道吗?这些生理变化也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1、容易引起人们的焦虑与困惑。“一年之计在于春”...

猎人拾金

猎人拾金

有位胆小又谨慎的猎人,他每次去山上打猎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只在半山腰上打点野鸡野兔之类的小动物,从不敢往深里走去,怕在山上遇见猛兽。这一天,天气很好,他拿起自制的土枪,向山里走去,刚走到半山腰他就...

十二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星座是看阳历还是新

十二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星座是看阳历还是新

十二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师父道长这是初识星座朋友都会有的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疑问,肯定地说:星座是按阳历(新历)算的。十二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星座源于西方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