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念佛”——蕅益大师

逆来顺受,2009

(出自蕅益大师选录《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非心非相门者。婆沙论明新发意菩萨,先念佛色相,相体相业相果相用,得下势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势力。

次念实相佛,得上势力。

不著色法二身。偈云。

不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

宝性论曰。依佛义故,经云。佛告阿难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得见故。依法义故。经云。所言法者,非可说事,是故非耳识所闻故。依僧义故,经云。所言僧者,名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故。

摩诃般若经曰。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以诸法自性空故。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念。不应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念。不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而念。

何以故。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

智度论曰。若菩萨于过去诸佛取相分别回向,是不名回向。何以故。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佛实相。是故说诸过去佛,堕相数中。若不取相数回向,是为不颠倒。佛藏经曰,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乃至又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生,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何以故。

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

是中乃至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念佛。

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亦能降伏百千亿魔。况弊无明,从虚诳缘起。无决定相。

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无生无灭,不可说,不可分别,无暗无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测。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又止观明念佛三昧者,当云何念,为复念我当从心得佛,从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无心。色者佛无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尽,及至识已尽。

佛所说尽者。是痴人不知。智者晓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无所见。一切法本无所有。坏本。绝本。若如是念者。是名实相念佛之门,亦名绝待门。

(《西方合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禅茶一味 | 茶魂千古

禅茶一味 | 茶魂千古

茶,可谓人人会喝,若说品茶,可不是人人会品的。关于品茶应该这样:一品清苦;二品清香;三品清淡;沁人心脾。 千年古茶,任凭有情无情的岁月将青春风干,留下了灵魂。在细雨敲窗,草长莺飞的春夜,室内有淡...

选择安门吉日  5月份安门吉日一览表

选择安门吉日 5月份安门吉日一览表

安门时指放置正门门框、以及新建房屋房门与旧屋改门,人们坚信一个好的吉日是可以给你人带来好的运气,安门也不例外。门是内部与外界的交汇场所,是会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起居,因此,选择安门吉日是十分重要的。...

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严持戒律

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严持戒律

爱打妄语的我,真的该反省了!说起“妄语”,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常听说“出家人不打妄语”、“修行人不打妄语”,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认为“不打妄语”是出家人和修行人的事,与普通人无关。然而你真的知道妄语的...

星云法师:佛教智慧的真义

星云法师:佛教智慧的真义

曾子墨: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应该觉得佛教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种源于东方的智慧,它教给我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但同时,也会有很多人觉得佛教其实相当的陌生,因为佛学的典籍浩如烟海,尽管我们可以从中...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二)前世今生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二)前世今生

因果不昧,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二)结果,狗娃到了先生那里非常守规矩,很有礼貌,先生交代的事他都很圆满的完成,于是狗娃就留下来当了书童。得知儿子成了书童,傻娘高兴的割掉自己的头发换了几文钱,买了...

曲施主的放下

曲施主的放下

曲施主的放下第一次见到曲施主的时候,他在一群香客之中,这一群人打扮有些特别,手中拿着不少摄影器材。他们是一个电影剧组,在附近山里拍电影,中间有些事故,不得不停下几天,闲暇之中无事可做,便上山来寺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