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念佛”——蕅益大师

逆来顺受,2009

(出自蕅益大师选录《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非心非相门者。婆沙论明新发意菩萨,先念佛色相,相体相业相果相用,得下势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势力。

次念实相佛,得上势力。

不著色法二身。偈云。

不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

宝性论曰。依佛义故,经云。佛告阿难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得见故。依法义故。经云。所言法者,非可说事,是故非耳识所闻故。依僧义故,经云。所言僧者,名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故。

摩诃般若经曰。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以诸法自性空故。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念。不应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念。不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而念。

何以故。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

智度论曰。若菩萨于过去诸佛取相分别回向,是不名回向。何以故。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佛实相。是故说诸过去佛,堕相数中。若不取相数回向,是为不颠倒。佛藏经曰,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乃至又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生,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何以故。

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

是中乃至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念佛。

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亦能降伏百千亿魔。况弊无明,从虚诳缘起。无决定相。

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无生无灭,不可说,不可分别,无暗无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测。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又止观明念佛三昧者,当云何念,为复念我当从心得佛,从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无心。色者佛无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尽,及至识已尽。

佛所说尽者。是痴人不知。智者晓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无所见。一切法本无所有。坏本。绝本。若如是念者。是名实相念佛之门,亦名绝待门。

(《西方合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

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

转载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多有菩萨。其心刚强不相尊敬。怀增上慢互相是非。闻说如是甚深义趣殊胜...

素食者金鸡影后董娉

素食者金鸡影后董娉

中国首部讲述厨房中厨师斗争的电视剧《后厨》,近日在北京影视频道以高收视率完美收官。开播前,剧组几乎未做任何宣传,但风头却不亚于大张旗鼓的《北京青年》。“国民媳妇儿”海清继《心术》后,第二次演绎大龄剩...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百分之九十的烦恼都是你自寻的!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百分之九十的烦恼都是你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恼。有位比丘,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样也赶不走,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

个人运势查询 八字身旺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个人运势查询 八字身旺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八字命理学里面,有八字身旺和八字身弱的说法。八字身旺的人身体素质会比较好,并且自己的能力能够担当一些任务和角色,自己的事业和财富的运势也会不错。八字身弱的人则相反,身体素质不好,能力一般,运势也是...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小王子当国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小王子当国王

小王子当国王佛教徒的真应当是依于真理之真、慈悲之真。波罗奈的梵施王有一百个儿子,最小的王子是一位聪明而又有善根的人,他心里想要如何做才会成为波罗奈的国王。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辟支佛,他乘机寻求他的意见...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卷

第十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十八页倒数第二行看经文:  【示有戒名。愦塞不信。违犯戒律。乍信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