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念佛”——蕅益大师

逆来顺受,2009

(出自蕅益大师选录《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非心非相门者。婆沙论明新发意菩萨,先念佛色相,相体相业相果相用,得下势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势力。

次念实相佛,得上势力。

不著色法二身。偈云。

不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

宝性论曰。依佛义故,经云。佛告阿难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得见故。依法义故。经云。所言法者,非可说事,是故非耳识所闻故。依僧义故,经云。所言僧者,名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故。

摩诃般若经曰。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以诸法自性空故。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念。不应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念。不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而念。

何以故。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

智度论曰。若菩萨于过去诸佛取相分别回向,是不名回向。何以故。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佛实相。是故说诸过去佛,堕相数中。若不取相数回向,是为不颠倒。佛藏经曰,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乃至又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生,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何以故。

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

是中乃至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念佛。

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亦能降伏百千亿魔。况弊无明,从虚诳缘起。无决定相。

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无生无灭,不可说,不可分别,无暗无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测。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又止观明念佛三昧者,当云何念,为复念我当从心得佛,从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无心。色者佛无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尽,及至识已尽。

佛所说尽者。是痴人不知。智者晓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无所见。一切法本无所有。坏本。绝本。若如是念者。是名实相念佛之门,亦名绝待门。

(《西方合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以退为进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 , 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 , 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 , 思前想后 , 他决定收起所有证明 , 以一种 " 最低身份 " 再去求职 。不久 , 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

远凡法师:三量

远凡法师:三量

三量佛法中有现晕、比量和胜言量三种说法。对于那些能直接去感觉到、看到或听到的人、事、物我们便相信它的存在就是现量。比量就是通过比较的方式起信,就好比眼见远处有浓烟推测有火,虽未见过祖父知有祖父这么一...

老鼠听经

老鼠听经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作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师朝梁上看说:“老鼠啊!你...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八识规矩颂讲义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八识规矩颂讲义

八识规矩颂讲义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述留云佛学研究社。开办初见。原欲先讲大乘起信论。为初机得以根本入门之学。业已登诸报端。乃因民报社讲员李君正刚。演讲一过。闻者咸谓领解之难。予曰。固难也。佛法之学。岂易易...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59」“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59」“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药师佛第五大愿是使我们具清静戒重新做人!我们都知道世尊,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无始无终的,无来无去...

陈松鹤:开放的生活对女子身心的伤害

陈松鹤:开放的生活对女子身心的伤害

陈松鹤:开放的生活对女子身心的伤害 当人们对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见怪不怪,当情色文字甚至暴露图片在网络、影视、报刊上泛滥,当“美女经济”甚至成为商家方略,当性的随意被一些年轻人视为时尚,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