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问:在学佛道路上,应该怎样看待家庭?如果找一个伴侣,是否会影响修行?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答:既然有了家庭,就不要马上放弃,这么做不切实际。该面对的就要面对,在家里也可以修行。学佛是一件长期的事。刚开始时,该做家务的时候做家务,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搞好关系,这样,就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和阻扰。

如果最初抛弃一切,世间人肯定看不惯,这样,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一旦顶不住压力,就可能放弃学佛。这两种做法都是走极端。

所以,刚开始时要稳重,到了后来,要越来越精进,不要退转。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出家是一件大事。在家做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可以逐渐感化家里的人。

问:文殊菩萨说,出不出家在心上安立。就我个人来讲,我的心已经出家了,形象上不想出家。我觉得修行佛法不在于形式是出家还是在家,做一个在家人,生活以佛法来摄持也一样是一个修行人,不一定非要落发或者披上袈裟到一个寂静地方。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你心出家可能算不上,修心还差不多。若是心出家,身体也可以出家。你说出家是一种形式,其实出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仅仅是一种形式。比如落发,在家人如果有一头漂亮黑发,就舍不得剪。很多类似的方面,出家人能看破放下,而在家人还做不到。如果你的心已经出家,那形象上肯定也出家了。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说:“心清净就可以了。”他们所谓的“心清净”,究竟清净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们说:“心出家就可以了。”心在哪里出家?仅仅心出家就可以了吗?心如果真的能出家,当然很令人赞叹,但如果出家是以心来安立的,为什么还会有出家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最初的沙弥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最初的沙弥

最初的沙弥佛陀在王宫中暂住了几天,佛陀这次回宫,宫中没有美女,没有音乐,没有醇酒,只有一千多名比丘跟随着他。庄严堂皇的宫殿暂时成为僧房精舍。佛陀知道初学道的比丘,在王宫中住久了,容易对淡泊的僧团生活...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恶有恶报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恶有恶报

恶有恶报我们村上有两兄弟,因父早逝,由母亲背着要饭才算长大成人,成了家。但这两兄弟是附近有名的不孝之子,不逆不道之人。特别是老大,夫妻二人,更是人见人恨。他们不但不给老母吃饭,赶出门外,还常毒打老母...

没事吃点素食,挺好

没事吃点素食,挺好

国庆七天长假刚刚落下帷幕,假期里聚会当然少不了,朋友相聚,把酒言欢,难免会放纵自己胡吃海喝。那么,过节肥三斤自然成为正常上班后要处理的重要事项了。除去运动之外,饮食调整也同样重要,选择低碳、环保、养...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ⅱ》—— 觉悟、超脱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ⅱ》—— 觉悟、超脱

1.人踏上一条路,无非是为了寻找一扇门。2.通向未来的路注定是一条流亡的路,乞讨的路。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有办法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4.那些引诱者,也被自己的引诱所引诱。钓鱼者也被鱼所钓...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同学互殴(出大智度论)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同学互殴(出大智度论)

同学互殴(出大智度论)【经文】山中有一佛寺,内有空房,素有恶鬼,喜来恼人,诸僧皆不敢住。一曰有客僧来,知客师处分令住此房,而告之曰:『此房有鬼,善戏弄人,汝其慎之。』客僧自以持戒力故,答言:『小鬼何...

星云法师:更好的礼物

星云法师:更好的礼物

送礼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从古至今,人们借着送礼来表达彼此的关怀、感谢与祝福。然而,送礼要能送得适时、适当,才能发挥送礼的价值。有的人送礼不当,造成对方的困扰、不悦,或是彼此的尴尬,反而适得其反,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