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问:在学佛道路上,应该怎样看待家庭?如果找一个伴侣,是否会影响修行?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答:既然有了家庭,就不要马上放弃,这么做不切实际。该面对的就要面对,在家里也可以修行。学佛是一件长期的事。刚开始时,该做家务的时候做家务,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搞好关系,这样,就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和阻扰。

如果最初抛弃一切,世间人肯定看不惯,这样,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一旦顶不住压力,就可能放弃学佛。这两种做法都是走极端。

所以,刚开始时要稳重,到了后来,要越来越精进,不要退转。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出家是一件大事。在家做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可以逐渐感化家里的人。

问:文殊菩萨说,出不出家在心上安立。就我个人来讲,我的心已经出家了,形象上不想出家。我觉得修行佛法不在于形式是出家还是在家,做一个在家人,生活以佛法来摄持也一样是一个修行人,不一定非要落发或者披上袈裟到一个寂静地方。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你心出家可能算不上,修心还差不多。若是心出家,身体也可以出家。你说出家是一种形式,其实出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仅仅是一种形式。比如落发,在家人如果有一头漂亮黑发,就舍不得剪。很多类似的方面,出家人能看破放下,而在家人还做不到。如果你的心已经出家,那形象上肯定也出家了。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说:“心清净就可以了。”他们所谓的“心清净”,究竟清净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们说:“心出家就可以了。”心在哪里出家?仅仅心出家就可以了吗?心如果真的能出家,当然很令人赞叹,但如果出家是以心来安立的,为什么还会有出家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二章 四圣谛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二章 四圣谛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次说法的原文尚在,其中只是简...

黄炎培一生素食享高寿

黄炎培一生素食享高寿

来源:资料图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首创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钻石故事

钻石故事

10年前我16岁,情窦初开。在一个女同学家里,她哥哥的一个叫阿豪的朋友令我怦然心动……不知怎的,我和这个大排档的厨师便拍起拖来。    不久,父亲就发现了我们的恋情。强烈的逆反心理却使我置父亲的打骂...

妇产科异事

妇产科异事

目录一、堕胎婴灵 绊脚求救二、佛号声声 感化病患三、随缘念佛 自趋向善四、念佛回向 婴灵超生五、念佛放光 超度冥众最近看到很多有关念佛感应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不由回想起自己曾经做妇产科护士时经历的...

刚刚分手如何挽回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你

刚刚分手如何挽回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你

很多人一气之下就提了分手,可是分完立马就后悔了。那么刚刚分手如何挽回就成为了许多人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提出分手的那个人来说,虽然心里面悔恨无比,但是要是主动求和面子上却又有些挂不住。不过为了不痛失...

为何要受“八关斋戒”?

为何要受“八关斋戒”?

济群法师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不少佛弟子都受过五戒。五戒的规范,和世俗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