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净土往生:王如育居士往生传

王如育居士往生传

王如育居士於一九二○年农历七月十一日出生於浙江省宁波市浦镇王家村之一佛化家庭,其母奉佛甚诚,居士敬受家教,自幼以还,一以佛教之道德标准处世做事之意据,故能以素食终其身,且虔修净业,悲愿俱足,名闻乡里,其始终如一之精神,虽历经风雨而不动摇,其毅力有如此者。此其一。

居士事母至校,生前辄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何极」之 语自励,除生活上之供养无缺外,常以佛理开示其母。其母病剧时,尝割臂肉以煎汤奉其母,虽事近愚孝,但其孝亲敬老之决心则非常人所可及也。此其二。

居士深通文理,曾任汶溪孤儿院教师等职,既受孤儿以文化知识,复又以佛法灌溉於孤儿,其沾益後人有如此者。此其三。

居士尝受佛法於胡愿行居士,胡亦同里人氏,一九○○年农历三月初八出生 ,早年出家为尼,「文革」浩劫时,被迫还俗,以後以居士身而终其身。胡居士还俗後生活困难,如育居士竭诚全力在生活上予以支援,师徒二人相依为命,达二十三年之久,愿行居士於一九八九年二月初四日午後往生西方。居士为之料理後事,在在处处不违佛法,其奉事师长之热情有如此者。此其四。

居士自律极严,食糕饼时只食香糕与小黄糕,不食饼乾,盖饼乾之原料中偶或有不净者,故不食之。其处世之谨慎、仔细有如此者。此其五。

居士退休後,因退休费微薄,若使用中稍有宽裕,即感不足,故处处以节约为主,使日常生活仅保持最低之水平,所穿之内衣皆修补後复穿,但外衣则朴素、清洁。其安贫乐道之精神。有如此者。此其六。

居士以农禅自重,种以蔬菜,日常所需,即取於此。其劳动之精神可嘉。此其七。

居士坚持过午不食制,数十年而不退转,其坚持净律有如此者。此其八。

居士虔修净土法门,每天十七时後,即闭门诵念弥陀圣号一万声,观音圣号五千声,其信愿、行三者具足之精神有如此者。此其九。

居士常以佛法警句,书之於纸,用以赠人,其方便弘法之精神有如此者。此其十。

以上十端,仅拉杂言之,实不能状居士高风於万一也。

居士一期将近,预知时至,身无疾苦,於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时端坐於椅,念佛面西而逝。五天後荼毗,附近各村同修数十人,皆来预会,见居士面如生时,且佛堂内一片桂花香,扑鼻而来,闻之者皆以为奇迹,以其来未种桂花也。

居士归西後,同修者为之作佛事四十九天,且为之放生,其净缘诚不可思议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菱角两吃辅助抗癌

菱角两吃辅助抗癌

菱角含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的功效,被称为江南“水塘五秀”之一。经常食用对肺癌、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膀胱癌等有辅助治疗作用。菱角食用方法很多,煮、炖、炒...

佛教对饮食、茶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饮食、茶文化的影响

首先从饮食的理论、观念、道德修养看:1、佛教认为,一切有益于人、能令人生起执著、意乐的对象皆可名为食,并将它分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类,同时指出,一切形式的生命无不依食而生存。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

顺顺利利 平平安安 一生都很有出息的生肖

顺顺利利 平平安安 一生都很有出息的生肖

现如今,我们身处在技术爆发的21世纪,科学爆炸,各种前沿技术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每个人都要拼命向前跑,才能不被时代的浪潮拍在沙滩上,而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要成为成为强者。那么今天让我们来了解...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诗曰:妒妇奸谋子点头,堕烧煮狱苦千秋;馀生五百遭谣谤,实力现身业不休。有一天,佛陀告诉众弟子说:实力子比丘,因为他过去世曾经供养一位辟支佛,种此福因,所以他今生出生在富贵的家...

你对美色还放不下吗?

你对美色还放不下吗?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陀的弟弟,尊者难陀忍受不了出家的戒律,老是想着要还俗。众多的比丘觉得可惜,就去拜见佛祖,行头面礼足之礼后,退坐在一边。然后对佛祖说:「难陀比丘由于不堪...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强者之路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强者之路

强者之路弱者崇拜强者,把希望都寄托在强者身上。强者拍着他的肩膀说:「朋友,你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那你只能当一辈子的弱者了。」弱者回答说:「那有什么办法,谁叫我是弱者呢?」强者连连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