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净土往生:薛文翠莲友往生事迹

薛文翠莲友往生事迹

薛文翠居士(一九三七~二零零零年),祖籍河南商丘县人。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鄂尔多斯路金龙居委三十四号。

凡熟悉薛居士的善信都知道她性格温柔和善,待人宽厚而热情。她於一九九二年五十六岁时皈依三宝後,次年受持五戒,一九九四年进一步受持在家菩萨戒。她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晨三点即起,到自己设立的小佛堂里上朝课直至七点才下课。晚课从八点开始到十点方才结束。她平时最爱听《无量寿经》录音带。有时星期天自己徒步到离家很远的呼和浩特市居士林听张仪善知识固定的周日讲经法会。自从接受净土修持念佛法门後。她一心一意执持佛号,虽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可她却常吃剩饭,穿旧衣,每次去居士们家念佛都是步行。她常把子女们给的打车钱省下来,用在居士林定期的放生法会上,有时也布施给那些有困难的人们。她经常教育子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杜绝奢侈,勤俭节约,在她的影响下子女们生活淡泊,一心向善,孝顺的子女对她修行念佛全力支援。

一九九九年十月薛居士做了胆结石手术,两月之後到医院复查发现有肿瘤。逐渐扩散至肝、十二指肠等处。在北京住院期间,从早到晚,她净念相继,佛号不断,回到呼市後十多天只喝水不进食,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她还抱病坚持参加家中办的两次佛七,诸居士都很惊讶她不可思议的良好精神状态,就在第二个佛七进行到第三天时,也就是农历庚辰年正月二十五日早晨五~六时之间,薛居士将前几天服的药片全部吐了出来。根据临床经验,对於大多数癌症晚期的患者来说都要经历十分疼痛的痛苦过程,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薛居士无论在医院或家里,始终未感觉到一点病痛,脸色红润,精神良好,唯一不适的是有些胃酸,就在她吐出前些天服的药後,念佛之中亲眼看见阿弥陀佛端著一盆清水甘露,为她沐浴。顿时,身心无比畅悦。她立即吩咐女儿赶快上香助念。薛居士清清楚楚地对在身边助念的王居士说,自从住院後到今天已经是第三次见到弥陀佛了,正月二十五日下午,薛居士往生前一小时已嘱咐子女及助念大众不要同她讲话,示意众人加紧助念。时针指向下午二点廿五分时,助念的冯居士、王居士亲眼看著莲友薛居士毫无痛苦,脸上现了三次吉祥之光,瑞相明显,面带微笑,坐著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此同时,众居士闻到一股异香,天空中清楚地传来咚、咚、咚...节奏不急不缓,十分悦耳的鼓乐声,(众善信仔细谛听,当时街上并无任何庆典活动,确认无疑。)妙音持续近二十分钟。

薛居士在大众的助念声中,舍报安详西逝,往生净土,她虽身体虚弱,但头脑一直非常清楚,自始至终,佛号不绝,往生前几天。薛居士即嘱咐子女七七期间,家里一定吃素念佛,并发愿布施印行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经书一千册,於出殡时发送众人结缘。呼市佛教居士林众善得悉薛居士往生的瑞相後,张仪林长等善信,纷纷前往,继续分班轮流助念。呼市观音寺众善知识亦发愿助念四十九天。大众深深感到,正是子女们的贤孝,佛化的家庭,才使得薛居士福德因缘具足,能专心佛事,更蒙佛陀无限威力和慈悲加护,感得如此殊胜之果。就在薛居士往生前一天下午,孝顺的女儿一直虔诚念佛,为母回向,并跪在佛堂发大誓愿,祈求佛力加持,母病如能好,愿承荷往昔业苦,如临寿终即请阿弥陀佛速来接引,其孝可嘉。

薛居士的往生瑞应使居士林诸善信,受到很大鼓舞,念佛往生得到真切印证。大众忆起薛居士为呼市佛教居士林净土新道场大雄宝殿的兴建,殚精竭虑,真诚布施。无不深受感动。呼市居士林张仪善知识欣喜地告诉笔者,薛居士的往生瑞相是近年来在呼市周边地区众多往生者中最为殊胜的一例。必将为今後更多的净土修行者,树立良好的榜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法螺的条件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法螺的条件

法螺的条件从前有个国家,从来不曾听过法螺吹出的声音。有个善吹法螺的人到了此地,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然后把法螺放在地上。村里的人们都被这声音所惊动,跑过来问说:「这是什么声音,如此婉转悠扬?」那人便指指...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行善贵在随缘布施,救命要救急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行善贵在随缘布施,救命要救急

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听了监河候的话,庄周很感慨...

净土法门法语: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

净土法门法语: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

1怎么样叫忏悔呢?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我心里现在只有阿弥陀佛,恶念没有了,这是真忏悔,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千万不要在佛像面前诉苦,我造了什么什么罪业,佛菩萨你原谅我,你在佛菩萨面前又造一次;你一...

陆游与唐琬的爱别离:一段母命难为的沧桑与执着

陆游与唐琬的爱别离:一段母命难为的沧桑与执着

前言: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是著名的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一生创作二万余首诗词,流传于世的尚有九千二百余首,是我国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虽然,...

知名营养师于仁文:什么样的素食更健康

知名营养师于仁文:什么样的素食更健康

现代人对于素食的追求,多源于环保理念、源于健康需求、源于轻食嗜好。对于现代人而言,饕餮美食、荤腥过度而诱发的健康疾患比比皆是,昔日脍炙人口的肉食美味,居然也造就了世间累累病痛。素食当令,的确可以助人...

七知经

七知经

七知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告诸比丘。有七法道弟子。现世安隐和悦多行。精进法观令习得尽。何谓七法。一知法。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节。五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