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六)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译文:

再杀一个儿子凑担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脑子很笨的人,生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突然死去,这个人便把尸体停放在家里,自己想离开家到别的地方去。

邻居们见到这种情况,就告诉他说:“对于人来说,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两条道路,人死之后,应当赶快把尸体料理停当,送到远处埋葬起来。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要离它而去呢?”

这时蠢人听了这番话,心里合计着:“如果不能停放,而且一定要安葬的话,一具死尸怎么挑呢?还得再杀一个儿子才能使担子两头平衡。”平稳送到墓地,于是又杀了一个儿子,把两具尸体一担挑着,送到野外的林子里埋了。

当时人们见到这种行为都仇视无比,深深发出嗤笑,认为这是从未发生过的糊涂事情。

拿这件事来作比方,有的比丘私下违犯了某一戒条,心里害怕去求忏悔,不肯改过,暗自掩盖过失,只说自己持戒清净。有的善知识对他说:“出家人守持禁戒,就像守护明珠和爱护眼睛一样,不使它失落、受损。你现在犯了某戒律,怎么还不思悔过,犯戒者说:“假如必须悔改的话就等我再多犯几次戒条,一起暴露自己的过错。”犯戒的人就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继续破戒,做更多的坏事,结果被逐出僧伽。这正像上面讲到的那个蠢人,一个儿子死了,又去杀一个儿子。眼前这个比丘也和这个人蠢人一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4)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4)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4) 无量寿经24(大教缘起第三) 这一品别序,是无量寿经三度所有的瑞现,阿难看见世尊放光,以前从来没见过,所以他长跪合掌来问佛, 而白佛言 ,就是向佛来禀白,说:世尊今日...

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问:修大圆满法即身成佛以后可以度化众生;修净土法临终往生以后可以成佛,那么在现世能为众生做什么呢? 答:修净土法,首先也要发菩提心,要利益他人,但是这...

米饭多吃易致糖尿病?

米饭多吃易致糖尿病?

专家表示,白米等“三白”食品并非“始作俑者”,糖友更需防传统“三白”食品。 日前,一则有关白米、面条的报道让不少市民深感恐慌。该报道称:美国最新研究表明,每天进食300克以上白米的华人女性,患糖尿病...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善良的穷人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善良的穷人

善良的穷人从前有个从不做非法、非礼的事,且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的人。因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就去给一些商人当仆人。这些商人带着这个穷人,一齐入海采宝。他们采到了不少宝贝便张帆返航但是到...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一天,佛陀站在云端俯瞰人间,他看到城市里熙熙攘攘,人们都在匆匆地前行。佛陀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

和合秘术 帮你更快地挽回男人

和合秘术 帮你更快地挽回男人

当女生和自己的另一半闹了矛盾,怎样挽回一个男人,常常是让大家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因为对女生来说,要彻底搞懂男人的心思,往往也不太容易。因此,当感情出现问题时,如何寻找最有效的挽回感情的方法呢?在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