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六)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译文:

再杀一个儿子凑担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脑子很笨的人,生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突然死去,这个人便把尸体停放在家里,自己想离开家到别的地方去。

邻居们见到这种情况,就告诉他说:“对于人来说,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两条道路,人死之后,应当赶快把尸体料理停当,送到远处埋葬起来。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要离它而去呢?”

这时蠢人听了这番话,心里合计着:“如果不能停放,而且一定要安葬的话,一具死尸怎么挑呢?还得再杀一个儿子才能使担子两头平衡。”平稳送到墓地,于是又杀了一个儿子,把两具尸体一担挑着,送到野外的林子里埋了。

当时人们见到这种行为都仇视无比,深深发出嗤笑,认为这是从未发生过的糊涂事情。

拿这件事来作比方,有的比丘私下违犯了某一戒条,心里害怕去求忏悔,不肯改过,暗自掩盖过失,只说自己持戒清净。有的善知识对他说:“出家人守持禁戒,就像守护明珠和爱护眼睛一样,不使它失落、受损。你现在犯了某戒律,怎么还不思悔过,犯戒者说:“假如必须悔改的话就等我再多犯几次戒条,一起暴露自己的过错。”犯戒的人就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继续破戒,做更多的坏事,结果被逐出僧伽。这正像上面讲到的那个蠢人,一个儿子死了,又去杀一个儿子。眼前这个比丘也和这个人蠢人一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诵经时身体不适或颤动,怎么办?

达真堪布:诵经时身体不适或颤动,怎么办?

达真堪布:诵经时身体不适或颤动,怎么办? 诵经时身体会感到不适,或者颤动。这是怎么回事? 答:肯定是心里不太清净,有些障碍,但没有什么事。可能是有佛菩萨来加持你,也可能是有其他众生来一起学修。所有的...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药师禅:人生可赶,且不可急。赶,是风景;急,只会让心灵煞风景。赶,是山一程,水一程,千里万里;急,是雨一阵,风一阵,风雨交加。优雅的人生,是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平和的心态,...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相信,肯学这个法门,肯定去得成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相信,肯学这个法门,肯定去得成

1 《无量寿经》、《弥陀经》里面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声闻、有天人,我们应该要知道,说声闻、天人都是随顺我们世间说的。凡夫往生,带业往生,不管带多少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菩萨,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有声...

真正的信仰是什么?

真正的信仰是什么?

真正的信仰是什么? 问:真正的信仰是什么?生根活佛答:真正的信仰不是口头说:“自己信什么什么。”而是为自己的信仰付出一切代价,也可以付出自己珍贵的生命。这里付出生命并不是现在社会里有些信仰疯狂的人,...

挽回出轨婚姻有什么办法,一方出轨了怎么办

挽回出轨婚姻有什么办法,一方出轨了怎么办

挽回出轨婚姻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想让对方浪子回头,就要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另外,还要学习一些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的方式方法。如果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可以接着往下看:1、分清双方出现的过失另一半出现了出轨的...

达真堪布:活着的人能用往生被吗?

达真堪布:活着的人能用往生被吗?

达真堪布:活着的人能用往生被吗? 问:陀罗尼被(往生被)活着的人能用吗?有消灾的作用吗?平时用能行吗?答:活着人的也可以用,平时也可以用,也可以随身携带,这样也能消业、消灾。但是必须有大德高僧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