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同修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同修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问:同修道友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答: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发心。你出于一个好心,没有什么恶念,对方也能接受,至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指出的。如果他对你没有信心,你指出了他也不能接受,不但不能帮助他、不能改变他,反而还有一些不好影响,你为了不伤害他,避免他生烦恼,于是不指出他的错误,这就是一种正念、一种善心,不会有过失的。

若是你认为,“他是他,我是我,我不管他有没有过错,我自己没有过错就行。”这就是一种自私心,一种邪知邪见,这就不对了。自己是哪种心态,应该能观察得到。

其实佛法本身是圆融的,是灵活的。

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人,都是可以变动的,这叫方便。密宗里讲的“方便智慧无二别”,就是说智慧和方便是一体的。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有智慧,他们两个是双运的、不二的、合一的。如果把佛法理解成死板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这样、必须是那样,那就没有方便了。没有善巧方便,就肯定有很多的障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坏人可不可以度

坏人可不可以度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傅:“师傅!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师傅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

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译文把芝麻炒熟来种有一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不好吃。后来把它炒熟了,吃起来很...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也许,玄奘已经感觉到了仅凭他的力量和那烂陀寺也难改变佛教在印度的命运;也许,他的本意只是学习,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不能坐视那些珍贵的佛典因为印度佛教的衰落而流失散落。玄奘相信,一切事皆有因果循环,人...

李广杀降种大祸

李广杀降种大祸

李广杀降种大祸李广是汉代的武将,善于射箭,颇有才气,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都获得大胜,所以匈奴都很畏惧他,不敢再来侵犯,一时武功赫赫,有飞将军的称号。汉文帝时,因为讨伐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武帝时,任...

“阿赖耶识”是什么,有什么内涵?

“阿赖耶识”是什么,有什么内涵?

阿赖耶识是梵语音译,字面意思是“仓库”“储藏”,它可以含藏各种“种子”。怎么来理解呢,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意识,这个意识由外及内可分为八个方面,简称“八识”。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

放生因果:火车坠河独获幸免

放生因果:火车坠河独获幸免

火车坠河独获幸免民国三十五年冬月,粤汉铁路某班次快车,自湖北开往广州。到达英德站时,停车休息,让旅客下车午餐。众旅客餐毕上车继续南下,只有一位湖南旅客,平生吃素,由外车站附近找不到卖素食的,于是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