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绿化地球-雷久南博士

每一位有识之士面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都想尽自已之力来挽救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与「消费」有直接关系,正因为我们每一位都是消费者,都能尽自己的力量选择善待大自然环境的消费生活方式,也同时促进「绿色」事业的发展,重新绿化地球,消费者如何能有效改善环境?

关怀公益的科学家联会(UnionofConcernedScientists)针对与消费直接有关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是根据美国环保署和加州研究报告分析所有危险因素的对比,以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为考虑条件。

人为因素所引起的问题,主要的是空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自然生态环境的更改和水源污染。

空气污染:室外危害健康主要的两类空气污染物是臭氧和微粒子,来源是燃烧化石能源,如汽油和发电厂所用的煤。加州的报导估计,每年在加州造成三千人死亡,儿童中有六万到二十万的呼吸道感染和二百万的气喘病例,全美国有六万四千例死亡是来自小于十毫米粒子的污染物。

其他毒性高的空气污染物有农药的蒸发、化工厂及冶金厂的排放物、下水道的处理等,虽然实际的影响不明确,但环保署估计,仅二十多种不受管制的污染物即引起每年二千个癌症病例。空气污染所产生的酸雨杀害森林树木和野生动物,美国一千两百个湖(4%的湖)的水已全酸化,不能维持生命。

全球气温上升:近一百年来,地球温度平均增加零点五到一点一度(华氏),冰河的溶退,海水上升和其他,都有明确的指标。人为因素占首要,如二氧化碳的增加,专家们预测未来世纪的温度会上升几度。表面上看来,几度温度很小,但实际的影响却很大,如干扰雨水下降的分布、海水上涨、海岸线的更改,并干扰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中暑、空气污染的增加(温度上升增加污染物形成),以及水和食物的污染。

自然生态环境的更改: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破坏主要来自森林的砍伐,而开矿、农药、海洋捕鱼、农业用水和郊区住宿区的扩展也会干扰、破坏自然生态。野生植物在大自然中的功能非常可贵,能净化水和空气、预防水灾、净化污染物、使农作物授粉、更不用说对人类在情感和心灵上的的提升与安慰。

水源污染:有些工业仍然将有毒化学物流到水里,污染饮水和鱼、杀死植物,较为人知的有汞、镉、重金属和石油加工业生产的化学污染,以及农田和居家院子喷洒农药,除了这些污染,其他由农田、森林砍伐区、建筑区流失的土壤到湖、海、造成太阳不能透射,导致水生植物死亡;化肥流失和畜牧业的废水也造成水源污染。

有效的环保行动是以交通、食物生产和家庭运作为对象做改进。

交通对策:一、选住少开车的地方;二、买车之间再三思考,能不买最好不要买;三、选购省油、低污染的车;四、有计划地减少旅行;五、尽量走路、骑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食物对策:六、少吃肉类;七、买有机农作物;家庭运作:八、仔细选择你的住家,愈小愈好,够住即可,建筑上用绝缘体,即省冷气、暖气的费用;九、减少暖气和热水的浪费;十、选用省电的电灯和电器;十一、选用可更新的电力来源,如风、太阳等。在生活中,除出主意减少破坏性的消费,同时也积极鼓励「绿色」事业,并采用有益于环境的产品。

现在是我们寻找拯救方案,实际行动的时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相互体谅,婚姻美满

相互体谅,婚姻美满

妻子应常体谅丈夫在外工作的劳苦。先生也应多体谅太太管家的辛勤,尤其要想想:她打从大老远嫁到夫家,离开父母和乡里,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操劳家务,偶而表现得不顺手和不称心,当然在所难免。如果做丈夫的人,...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诸葛护担任元真太守的官职,因病在任所去世,当时他的家眷没有跟在一起,还在故乡扬都,只有一个十九岁的长子元崇,陪着灵柩归乡。可是诸葛护的学生何法增,为了觊觎他的...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什么?年仅 17 岁的“杀鱼弟”喝药自杀,我从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大吃一惊。17 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龄,是什么让他放弃宝贵的生命?记得 2010 年底,一段关于“杀鱼弟”...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身出家和心出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身出家和心出家

身出家和心出家早晨,阳光正对着大地明媚的照耀着,佛陀来到河边上散步。这时,远处一位青年向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佛陀用慈悯的眼光看着他,他也用怀疑的...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食道恶瘤神奇清失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食道恶瘤神奇清失

食道恶瘤神奇清失记得在六年前的一个春天,也就是民国五十三年三月,不知在何种原因下,突然在颈部食道处生了一个椭圆形的小瘤,从内部而突起,用眼睛去看,是一个很明显的瘤,用手去按也是一个固体肉瘤似的东西,...

星云法师: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星云法师: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很多人都以为今日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这实在是误解了学佛的本义。佛陀所以出家修道成佛,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解救自己生死苦恼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是为了救济被压迫的人民。我们如果知道救主释迦牟尼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