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 前言

诸位先生!今天在此和诸位共同研究佛学课程,想来诸位会感别饶兴味。诸位一向站在教育岗位上,负有开启青年学子心灵之窗工程师的神圣而庄严的使命,受到社会人士以及学生的一致尊敬!

现我和诸位所讲的佛学课程,是有关业及轮回的两大问题。对于印度宗教哲学没有涉及的人,听惯中国佛法行者,常常谈到业与轮回,以为这是佛教所特有的思想,所以人们一听到业与轮回的论题,立即就联想到佛教,好像只有佛教才说业与轮回。不错,佛教确是极为重视业与轮回,且以劝人不造有漏杂染业,度人出离轮回为主旨。不过要知道的,就是业及轮回之说,不是佛教所独有的,而是世界各国宗教哲学所共有的思想,只是没有佛教应用得那么广泛,亦没有佛教主张得那么彻底而已。

首以印度来说,业与轮回,为印度各宗教各哲学所共同主张的,亦是印度全体人民所深信不疑的事实。除了断灭论者,不承认道德行为的价值,不承认有新生命的再来,其他没有那个学派,否认这两个论题。如后所说,业说不是佛陀创始的,轮回说同样不是佛陀创始的,而是印度宗教哲学早已有的思想。从印度思想发展过程探究,很多学者认为先有业说而后有轮回说。

业说最早被人提出的,约在西元前一千年至八百年前后出现的阿闼婆吠陀时代;轮回说为人唱出的,约在西元前五六百年中间,亦即是在梵书末期的时代。业说与轮回说,既然不在同一时代出现,证知两者原来并不相关的,这是不难想像的事实,亦是我们首当知道的。

后来由于思想的不断开展,发现业与轮回有著必然的相关性,学者乃将两种不同说词结合起来,说为依业而有轮回。此说约成立于西元前六百年后至三百年间的奥义书时代。现在所要论究的,就是奥义书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依业而有轮回的思想出现?因奥义书时代的宗教家及哲学家,从现实人生方面去观察,发现人类有情的生活,不但明显的有苦乐的差别,且亦清楚的有祸福的不同。如有些人于一生中,不是遭遇到奇祸,就是受种种痛苦,而另些人于一生中,不是有无穷福乐,就是有高度享受,于是学者就在那儿想: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初虽感于百思不得其解,但诸学者经过深思再深思,乃从各人的行为活动中,体认到彼此行为有所不同,而人所以有苦乐祸福的差异,原来是由各人不同行业招感而来。由于学者有了这一明确体认,所以业说与轮回说,自然而然的就被结合起来,且渐成为强而有力的理论,为诸社会人群之所一致信受!

不论什么思想产生,绝对不是突空而来,乃是经过慢慢而成,所以业者轮回的思想结合,亦是逐渐演变而成。过去一般科学家,对此依业而有轮回的定律,虽还没有突破性的证明,但在科学不断创新进展下,已逐渐的趋向于印度老早就已发现的这一思想理论。不特如此,近代物理学家及进步的科学家等,亦已具体而微的有了这个观念。如他们说:与其视宇宙为一大机械,毋宁视其为一大精神思想。是以不论现在人们思想,怎样的向前迈进,但总不能否定业及轮回这一思想论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陈邱菊妹居士往生见闻记

陈邱菊妹居士往生见闻记

陈邱菊妹居士往生见闻记 陈居士述 诸位善智识,诸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现在我来记述家母念佛往生的事迹。家母念佛往生的点点滴滴,就此向诸位善智识简单报告:一者能给诸位同修在这菩提道上,增加无限的信...

星云法师:为往生者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往生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亡者○○居士世间尘缘已尽,放弃因缘和合的身体。请求您,佛陀!接引他到清净自在的佛国,让他无诸苦恼, 但受诸乐;让他花开见佛, 见闻佛乘。现在--他满堂的子孙与亲朋好友, 都肃立在...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六)湛山倓虚大师述诚祥法师录观音耳根三十二应应现圣乘四一菩萨二独觉三缘觉四声闻应现天身七一梵王身二帝释三自在天四大自在天五天将军六四天王七天王太子应现国民十二一人王二长者三居士...

星云法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星云法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玄妙的空,今晚我要从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

日本的素食者和素食主义

日本的素食者和素食主义

我曾经对80个西方人做过一个调查。这些西方人包括美国人、英国人和加拿大人。调查显示,这些人中约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素食主义起源于印度。有些受调查者——约占8%,各种情况的都有——认为素食主义的起源在日本...

日常的佛心行禅:远方来的天使

日常的佛心行禅:远方来的天使

远方来的天使事情已过去近一个月了,然而,每次想起,心中的感怀依旧那么的新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看到一位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女子,她总是笑着,笑容照亮了人们的脸;当别人在许多事情上做得不够到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