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日记:难移的习性

难移的习性

怒,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情绪,有?怒习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怒火,随时都准备要爆发。

有一个中年男子,耳朵重听,且有严重的耳鸣,他深受耳疾的痛苦,已经有十五年之久了,也就是大概刚三十出头,他就深受耳疾的困扰,可以想像,重听和耳鸣,虽然不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病症,但重听会严重的阻碍他和别人的沟通,让他无法轻易的随时听闻他想听的,耳鸣,会严重的干扰他自己的情绪,让他随时都无法躲避他不想听闻的声音!

对一个正逢青壮年,事业刚待起步,美好人生正展现在前的人来说,罹患这么一种不大不小,却足以令他颓丧与沮丧的病,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巧合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症,一种是想听听不到,一种是不想听却又不得不听,两种性质迥异的病象,却巧合的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出现。

这位中年男子,是一个脾气甚大的人,他的胸中好像有一座?怒的火山,随时都准备要爆发,而导致这种?怒脾气的,不是由于疾病的困扰,而是习气!

这个今世有着?怒习气的人,前世,同样也有着?怒的习气。水莲斋主说。

在前世,他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但脾气极大,颇难侍候,动不动就打人耳光,不止家里的佣人动则遭殃,在外,也仗着财粗势大,动不动就打人耳光,因此,在一生中,不知打了多少人的耳光,但除此打人耳光的嗜好外,心地并不坏,也颇孝顺。

这样一个前世喜打人耳光,今生罹患耳疾的病症,颇符合因果律的回向性和同质性。

但这个例子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个中年男子之所以罹患不算轻的耳疾,与其说完全是由业力的作用,不如说是由业力和习气或个性相互招感所致,因为这个男子,前世由于?怒的习气,常打人耳光,当造下这样的业因后,今世由于?怒习气未改这个缘,当因缘具足,耳疾的果报,就加速成形了。

因此,可以说,如果这个男子,今生能够稍改?怒的脾气,那么,耳疾的程度当可减轻,或做某种程度的转化。

但如果以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男子在前世因有那么强烈的?怒习气,当这么强烈的习气遗传到今世来时,也就不是那么轻易的就可改善了,因此,以这个角度来看,今生之所以会得这么严重的耳疾,也是有着某种的必然性!

一个人的命运也是这样,因为命运的形成,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和今世的个性,交织而成。

很多命运(或业力)上注定要发生的事,常常是藉着个性里的一些特质而显现,好的命运,常藉着良好的个性特质而显现,不好的命运,常藉着不良的个性特质而显现。

因此,与其说,个性造就一个人的命运,不如说,命运藉着个性的特质,而显现出它欲显现的面貌。

业力也是一样,业力要显现出来,往往需要缘的桥梁,而我们个性里的某些特质,往往是业力显现的最好桥梁和媒介,也就是说,我们的个性特质,提供了业力成熟最好的环境和条件,是业力最好的助缘!

所以说,我们的个性,不只在宿世以来,制造了不同的业力因缘,也为业力的成熟(或命运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就像前述的中年男子,因为在前世有着那样?怒的习气,以致造了打人耳光的业力,又因为他今世依然强烈的?怒习气, 所以这样强烈的?怒习气,就为他前世所造的业力,提供了最佳的成熟条件和助缘,所以自然有了得严重耳疾的命运!

当然,不止我们的个性和习气,会从今生遗传到来生去,就是我们今生的兴趣嗜好、才华、人格特质等,也会随着今生发展培养的程度而带到来生去!

而这种兴趣嗜好、才华、人格特质等等不同的显现,在小孩子身上尤其明显,但传统的主流派学者却认为,在一个人身上所显现的一切,不管是人格特质,兴趣嗜好等,都完全的可以用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来解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散播快乐

星云法师:散播快乐

“我们要把欢喜快乐散播在人间!”多么美好而有意义的宣言呀! 社会上,多少人每天忙于修桥铺路,为了给人方便,这是散播欢喜快乐在人间;多少人无私的恤寡济贫,为了给人帮助,这是散播欢喜快乐在人间。有的人平...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追逐快乐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追逐快乐

春天到了,风和日丽。万物展新,鲜花绽放,俊鸟啁啾,一派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绚丽的阳光下,一群花花绿绿的小鸟儿,在,在枝头上,悠闲地散步,在花丛中,尽情地嬉戏。一个小女孩,神情专注地蹲在一丛泛绿的矮树...

莲池大师:禽鸟助葬

莲池大师:禽鸟助葬

孙良嗣是一位心地仁厚的乡民,虽然家境不好,但是每见禽鸟被人捕获,囚在鸟笼子里,便设法凑钱买来放生,每当打开笼子,眼见禽鸟吱吱飞翔空中,重获自由,心中就感到万分舒畅与快乐。后来孙良嗣命终后,尸体迁在郊...

佛教名词:一乘_一乘是什么意思_佛学上如何定义一乘

佛教名词:一乘_一乘是什么意思_佛学上如何定义一乘

一乘是什么意思?一乘是指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古代车辆的总称,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佛说一乘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得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佛...

食疗清火的简单方法 (下)

食疗清火的简单方法 (下)

食疗清火的简单方法丝瓜生姜来“清火”:如果发现上火了,要赶快采取“清火”措施,下面几种食疗清火法可供参考。▲喉干嗓哑:饮淡盐水、饮橘皮糖茶。▲咽喉肿痛: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

这些佛教中需知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这些佛教中需知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1、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识不外的呼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能够到达收摄表面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