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冥敬无私

冥敬无私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邻村一媪至殿前,王改容拱手,赐以杯茗,命冥使速送生善处。郑私叩冥吏曰:此农家老妇,有何功德?冥吏曰:是媪一生无利己损人心。夫利己之心,虽贤士大夫或不免。然利己者必损人,种种机械,因是而生;种种冤愆,因是而造。甚至贻臭万年,流毒四海,皆此一念为害也。此一村妇,而能自制其私心,读书讲学之儒,对之多愧色矣。何怪王之加礼乎!郑素有心计,闻之惕然而寤。

郑又言,此媪未至以前,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踧踖,锋棱顿减。王徐顾笑曰:怪公盛气耳。平心而论,要是三四等好官,来生尚不失冠带。促命即送转轮王。

观此二事,知人心微暖,鬼神皆得而窥,虽贤者一念之私,亦不免于责备。相在尔室,其信然乎。

【译文】

北村郑苏仙,有一天梦见自己来到阴曹地府,刚好碰见阎罗王正在那里审理案犯。当他看到邻村的一位老婆子被带到堂前时,阎罗王立刻改变了那威严可畏的面容,站起身来向老婆子拱手作礼,请她上座,并命人献上茶来。最后,又命手下判官说:速送这位老人家到好的地方去投生。郑苏仙小声请教身旁的冥官道:这位农家老妇生前有什么功德,阎罗王竟如此礼待她?冥官说:若论她的功德,就是这位老太太一生不存损人利己之心。这利己之心,即使是有声望的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若存有利己之心,就必然会损害他人。于是,许多机巧奸诈应运而生,许多罪恶冤仇随之而造。甚至遗臭万年,流毒四海,也都是因为这一念利己之心所造成的祸害。而这位老太太一辈子能努力克制利己的私心,从来不做损人的事。单凭这一点,就是那些整天读圣贤书谈论道学的儒生与她对比,也是多有愧色。因此,这就难怪阎王爷对她礼遇有加了。郑苏仙一向是个有心计的人。听了冥官这番话,不觉有所警醒,也就不再深问了。

郑苏仙还说,在这位老婆子没来到之前,有一位身穿官服的人,气概昂扬地走上殿来。此人对阎王说:我做官以来,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茶,没有任何沾染。今在鬼神面前,我可以说是毫无愧色了!阎王爷对他这套话只付之一笑,说道:朝廷设置官员,本是为了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就连那些管理交通驿站和掌管水闸的小官,也都有兴利除弊的职责。如果认为不贪财纳贿,不吃喝玩乐就是好官,那么,在官府大堂上设置一具木偶,它是连一杯清水也不喝的,岂不比你老兄强多了。那官员又分辨说: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什么罪过呀!阎王说:你一辈子处处力求保全自己。像某狱某狱,你为了避免嫌疑,而不敢仗义执言,为民伸冤,这不是有负于百姓吗?又如某事某事,你害怕烦劳繁重,便不肯去办理,这不是有负于国家吗?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试问你的政绩在哪里?要知道,身为朝廷官员,无功便是过啊!那官员当即现出羞愧的面容,显得局促不安。刚才那傲慢的气势顿时大减。阎王见他这副表情,笑着说:这也难怪你这么高傲。平心而论,你还算得上是位三四等的好官。甭担心,下辈子还会有官给你做!随即命手下鬼卒将他送去转世托生。

从这两个故事看来,可知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哪怕是很微小暧昧之情,鬼神都能窥见得很清楚。即使是正人君子,稍起一念私心,也不免要受谴责。就像《诗经》上说的:鬼神随时都在你身边。这话的确可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佛教对命运的看法(一)

星云大师:佛教对命运的看法(一)

星云大师讲述弟子依空记一、人为什麽有命运?二、控制命运的力量是什麽?三、改变命运的方法四、佛教对命运的看法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在殊胜的因缘和合之下,今天我们和往年一样,能够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北部...

素食让人美丽倍增

素食让人美丽倍增

如果生活是一首歌,人与人的交往便是其中的一段主旋律。都说女人是天生的社交家,她们散发出的亲和魅力让社交道路更加平坦。事实上社交家也需要不断修炼。即使有天生的优势,如果没有后天精心妥当的修炼和维护,也...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猴子转生为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猴子转生为人

猴子转生为人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他那条随著年岁而增长...

励志青春:三无贫家男如何获得富家丈母娘青睐?(下篇)

励志青春:三无贫家男如何获得富家丈母娘青睐?(下篇)

周五下午,办公室孙主任突然请厉智出去喝咖啡。到了咖啡厅,孙主任就跟他聊合同的事。厉智以为自己要被开除了,于是就非常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件事本来就不大!关键是出现问题时大家不要互相埋怨、推卸责...

沈家桢:(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

沈家桢:(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

(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相信凡是接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这个名词,也都知道善因会生善果,恶因会结恶果。但是,因如何生果?要多久才结成果?因是不是一定会结成果?一样的因会不会生出不同的果?这...

达真堪布:年纪大的人只念佛号可以往生吗

达真堪布:年纪大的人只念佛号可以往生吗

达真堪布:年纪大的人只念佛号可以往生吗问:年纪大的人没有体力修五十万加行,特别是一百万大礼拜,只念佛号可以往生吗?答:我们有净土法门,就是念佛的。但是念佛你要会念。我们在净土班里安排了六加行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