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冥敬无私

冥敬无私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邻村一媪至殿前,王改容拱手,赐以杯茗,命冥使速送生善处。郑私叩冥吏曰:此农家老妇,有何功德?冥吏曰:是媪一生无利己损人心。夫利己之心,虽贤士大夫或不免。然利己者必损人,种种机械,因是而生;种种冤愆,因是而造。甚至贻臭万年,流毒四海,皆此一念为害也。此一村妇,而能自制其私心,读书讲学之儒,对之多愧色矣。何怪王之加礼乎!郑素有心计,闻之惕然而寤。

郑又言,此媪未至以前,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踧踖,锋棱顿减。王徐顾笑曰:怪公盛气耳。平心而论,要是三四等好官,来生尚不失冠带。促命即送转轮王。

观此二事,知人心微暖,鬼神皆得而窥,虽贤者一念之私,亦不免于责备。相在尔室,其信然乎。

【译文】

北村郑苏仙,有一天梦见自己来到阴曹地府,刚好碰见阎罗王正在那里审理案犯。当他看到邻村的一位老婆子被带到堂前时,阎罗王立刻改变了那威严可畏的面容,站起身来向老婆子拱手作礼,请她上座,并命人献上茶来。最后,又命手下判官说:速送这位老人家到好的地方去投生。郑苏仙小声请教身旁的冥官道:这位农家老妇生前有什么功德,阎罗王竟如此礼待她?冥官说:若论她的功德,就是这位老太太一生不存损人利己之心。这利己之心,即使是有声望的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若存有利己之心,就必然会损害他人。于是,许多机巧奸诈应运而生,许多罪恶冤仇随之而造。甚至遗臭万年,流毒四海,也都是因为这一念利己之心所造成的祸害。而这位老太太一辈子能努力克制利己的私心,从来不做损人的事。单凭这一点,就是那些整天读圣贤书谈论道学的儒生与她对比,也是多有愧色。因此,这就难怪阎王爷对她礼遇有加了。郑苏仙一向是个有心计的人。听了冥官这番话,不觉有所警醒,也就不再深问了。

郑苏仙还说,在这位老婆子没来到之前,有一位身穿官服的人,气概昂扬地走上殿来。此人对阎王说:我做官以来,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茶,没有任何沾染。今在鬼神面前,我可以说是毫无愧色了!阎王爷对他这套话只付之一笑,说道:朝廷设置官员,本是为了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就连那些管理交通驿站和掌管水闸的小官,也都有兴利除弊的职责。如果认为不贪财纳贿,不吃喝玩乐就是好官,那么,在官府大堂上设置一具木偶,它是连一杯清水也不喝的,岂不比你老兄强多了。那官员又分辨说: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什么罪过呀!阎王说:你一辈子处处力求保全自己。像某狱某狱,你为了避免嫌疑,而不敢仗义执言,为民伸冤,这不是有负于百姓吗?又如某事某事,你害怕烦劳繁重,便不肯去办理,这不是有负于国家吗?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试问你的政绩在哪里?要知道,身为朝廷官员,无功便是过啊!那官员当即现出羞愧的面容,显得局促不安。刚才那傲慢的气势顿时大减。阎王见他这副表情,笑着说:这也难怪你这么高傲。平心而论,你还算得上是位三四等的好官。甭担心,下辈子还会有官给你做!随即命手下鬼卒将他送去转世托生。

从这两个故事看来,可知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哪怕是很微小暧昧之情,鬼神都能窥见得很清楚。即使是正人君子,稍起一念私心,也不免要受谴责。就像《诗经》上说的:鬼神随时都在你身边。这话的确可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宽容的故事

宽容的故事

水 莲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

怎样鉴别普洱茶的等级?

怎样鉴别普洱茶的等级?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

念佛感应记,发烧不药而愈(15)

念佛感应记,发烧不药而愈(15)

末学有个学生叫她小善,去年已经有二篇博客写到过她,是富二代。人特别善良就是有点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糊里糊涂结婚,糊里糊涂生子,而又糊里糊涂离婚。在人生陷入最低谷时找到了末学,于是乎便度她入佛门。末...

须摩提女经

须摩提女经

须摩提女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阿那邠池。有一女名曰须摩提。此女久殖妙因。天殊奇特。受佛高行静心玄室。尔时满富城中有满财长者。远涉诸国募求精婇。因入舍卫城与...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观世音菩萨甘露咒原文: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喝啦怛那哆啦耶南无阿唎耶婆炉羯帝铄钵啦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炉尼迦耶怛侄他唵度宁度宁迦度宁梭诃 观世音菩...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251—255)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251—255)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251—255)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51、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 答: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也是完成涅槃菩提的根本,因此,不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