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中大讲“财富” 称不应只向钱看

昨日(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创会人星云大师来到中山大学,对该校师生发表演讲。

这位85岁的高僧、知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看上去与普通僧侣并没有太多不同之处:着一身僧袍,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演讲前,星云大师一行与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等会谈,讨论佛光教育系统与中大进行学术交流、学生交换等方面的事宜。

星云大师以“人生财富知多少”为题展开演讲。他谈到,人最大的财富在于“心”,“心”好再加上“缘”是“因”,才能结出财富的“果”。星云大师用极通俗的语言阐释:人不仅要看到“有形”的财富、还要看到“无形”的财富;不仅要看到“人家”的财富,还要看到“我”的财富;不仅要看到“现在”的财富,还要看到“未来”的财富,不必“拥有”财富,可以“享用”财富。

文/记者黄茜

通讯员王丽霞

图/记者骆昌威

  什么是财富?“心”是人最大的财富

星云大师一出现在中山大学小礼堂,全场便响起热烈掌声。

这位85岁的老人步履已有些蹒跚,走路需拄拐杖、并靠人搀扶。落座之后,星云大师先作自我介绍:“我今年85岁,出生在中国江苏扬州,73年前在南京的栖霞山出家,没进过学校。21岁曾担任小学校长,在台湾已经62年。”

星云大师回忆,自己2006年曾经来到中大演讲,当时的题目是“般若与人生”,般若其实也是财富;这次来讲人生财富,对普通人来说更好理解一些。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财富,我们的耳朵听到的万事万物都是财富。我们的嘴巴能说好话、赞美人、讲道理,这是财富;我们的双手能劳动服务、创造财富,双手也是财富;我们的头脑能够思考,也是财富。但我们最大的财富,还是‘心’。”星云大师说,心如同储存财富的银行,是一片净土世界,里面有着慈悲、欢喜、思想;心宽大如世界,包容万物。

“说到财富,人们不应该只向钱看,因为钱只是财富的一种。就像拳头,用来打人就是犯罪,用来替人捶背却能得到感谢。要将染污变为善财、净财。”

  如何看财富?享用财富比拥有财富更好

“谈到财富,我认为享用比拥有更好。你有钱,你建大楼、百货公司,我没钱、不能建,但是我可以来逛、来买东西。你建公园,我可以到公园里散步;你去买台电视,我可以站在旁边看。别人种的花开了,我们也可以欣赏。不一定要占有,但可以享有。”星云大师说。

“不要把宗教当做保险公司。你想身体好,需要常常做保健、做运动。你想发财,也不能指望求神拜佛,因为神明不是经纪人。无谓的祈求是不当的。正如石头要沉到水里,你却要祈求让石头浮起来,这是不合因果的。”星云大师说,有财富是福报,会用才是智慧

“管财富容易,管事也还容易,管人比较麻烦。其实,别人只是有时不听我们的话,而最不听我们的话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星云大师说,学会管理自己就是财富。

  财富与和谐:看到别人发财我心欢喜

“财富是公有的,财富应该分给大家。”星云大师说,我是一个和尚,没有钱、也不要钱。但全球几百个寺庙从哪里来?好像也有办法。“我们办大学、办报纸,就是让教团贫穷,贫穷才会努力。”

“世上的事不能只看一时。当我是个小沙弥时,常有学长耻笑我。但我不生气。因为人好不好,现在一时就能定夺吗?只要用功向上,一定会有办法。”星云大师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4个字救了中国,而胡锦涛先生提出的“和谐社会”也很伟大。“天灾有限,人祸无穷。社会应该讲和谐:士农工商和而有分工,人的五官也各司其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不一定都要一样。”

星云大师最后用一段话概括了整段演讲:“希望各位不仅要看到‘有形’的财富、还要看到‘无形’的财富;不仅要看到‘人家’的财富,还要看到‘我’的财富;不仅要看到‘现在’的财富,还要看到‘未来’的财富,不必‘拥有’财富,可以‘享用’财富。”

  学生问星云

问:《心经》中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但又说“空中无色”,是指什么呢?

答:一般都认为“空”是“没有”。但其实“空就是有、有就是空”。茶杯不空,水倒在哪里?因为“空”了,于是“有”了。我们的荷包、口腔、耳朵、肠胃,有空间才能“有”。真空建立万有,色即是万有。

空有是一个,不是二个。你看到我桌子是什么?是桌子吗?桌子是假相,本相是木材。但木材也是假相,本相应是大树。大树还是假相,本相是种子。种子也是假相,本相是泥土、阳光、空气、水,是结合宇宙万有力量而成的。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大小不二。

问:有些人活得很自我,不理社会时事,过着闲云野鹤式的悠闲生活;有些人关怀社会,却感到特别累。这两种人生态度应该怎么看呢?

答:太阳的热流温暖大家,照亮大家,但太阳的光辉并没有减少。人忙心不忙,没有得失,没有功名利禄。人有使命感,要尽其心。我关心社会,不觉得辛苦,不懊悔、不失意。如果说世间如污泥,应该勉自己如莲花,不要怨。

对国家、民族、同胞,不能没有心、没有愿、没有力。我们应该做多少算多少。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要有菩萨道、菩萨发心,要有舍我其谁的愿力,宁可牺牲奉献、享受牺牲、牺牲享受。作者: 黄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总是失败不想挽回婚姻,屡战屡败怎么办

总是失败不想挽回婚姻,屡战屡败怎么办

当自己面对挽回婚姻总是失败不想挽回婚姻的情况的时候,其实不要气馁,多了解一些正确的挽回方法,还是讷讷狗狗拯救自己的婚姻的。很多人挽回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正确的挽回方法,所以不妨多来了解一下要怎样对...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那烂陀寺并非单独一座寺庙,而是由一组寺庙组成的寺庙群。在漫长的岁月里,先后有六代帝王先后在此迎建寺院,不过那烂陀寺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最高学府,不只是因为它建筑规模和建筑造诣,更在于它的藏经数量...

不去看佛菩萨,佛菩萨就会不高兴吗?

不去看佛菩萨,佛菩萨就会不高兴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智慧超群的少年僧,为何转世成了造业的和尚?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智慧超群的少年僧,为何转世成了造业的和尚?

江西禅宗里面有一位绝学诚公禅师,住在山中不出世,座下有七个弟子一起结盟参禅。其中有一位弟子年纪最小,但是超然有得,绝学诚公以禅宗的三关(初关、重关、牢关)语来勘验他,他都对答如流。可惜这个年纪最小的...

天人转世轮回为鱼,佛陀揭秘前世因果

天人转世轮回为鱼,佛陀揭秘前世因果

有一天,佛陀带着学生经由阛阓时,看见一位卖鱼的白叟,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假如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会这样操劳、辛苦啊!”佛陀慈悲的看着...

十洋钱救二命 缘随恩归

十洋钱救二命 缘随恩归

杭州有一贫士,年轻时渡江到萧山当童子师,岁末要回乡探亲时,行李中有洋钱三十,都是学生们敬赠的束修。到江边时,见一少妇坐在地上哭泣,且哭得很伤心,贫士就问她因何如此,少妇答说:「我丈夫已死,族人逼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