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法语:十念法门

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增广文钞卷一)

增广文钞卷三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代王弘愿作)

恐其畏难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摄群机之最胜方便。待其渐入渐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则日用云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顷,以为定章也。倘能具真信愿,毕生坚持十念,决定往生。况更能加功用行者乎。(增广文钞卷三)

增广文钞卷二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增广文钞卷二)

增广文钞卷二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晨朝十念,当于盥漱后,功课前行之。净土十要,西归直指中,各有其仪,依而行之即已。但不可过十念,以多则伤气。光文钞中亦屡言其利害。朝暮功课,照功课中念之即已。如公事多端,不暇念功课,则但用十念亦可。此外则但止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已。所谓十念者,以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念十口气,名为十念。如气壮之人,一口气多念一二十句。气弱之人,只能数句。不论佛数多少,但以一口气,至十口气,为度耳。其法之妙处,文钞亦说之。若多念,则又伤气受病矣。不可不知。

文钞三编卷三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汝盖未悉心详阅文钞。纵阅,亦只泛泛然过目而已。(一)所言先从十念进行,不知十念一法,乃为极忙之人所设。以终日无暇,但只晨朝十念。若有工夫人,岂可以十念了之乎。如先念十念,再按自己之身分,所立之功课做,则可。若但十念即已,则不可。况此患难世道,祸机四伏。若不专志念佛及念观音,一旦祸患临头,又有何法可得安乐。

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土牧居士书四

晨朝十念,忙人决定须用。即闲人能作正课,于正课前,用晨朝十念,亦可。非能作正课,便不可用也。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后再作正课者,何妨碍之可云。

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四

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为害不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门养生十大秘诀 说说高僧大德长寿那些事

佛门养生十大秘诀 说说高僧大德长寿那些事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大多居住在山林里。那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对长寿有特殊的功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秦始皇为了能使江...

善择--长菩萨

善择--长菩萨

善择--长菩萨说到所有生灵,实在彼等之心,皆与人心相同。爱命如故,爱眷属亦如故。谓长菩萨者,蛇也。愚初居山间。因思庄严佛净土。乏资请人。又近山河,便就近取材。河中多有平扁之石,捡来铺经行之处,及默坐...

买智慧

买智慧

買智慧人生要如何才能快樂幸福呢?是擁有財富、美貌,還是地位、名聲?佛典裡有一則公案──有一個國家很富有,擁有全天下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國王卻仍然感到不快樂,因為他想要的東西都已經得到了,生活中沒有期待...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九集)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九集)

太上感应篇  (第十九集)  1999/6/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9各位同学,大家好。请继续看《感应篇》的第十句:【又有叁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这一...

广买田产,子孙不肖

广买田产,子孙不肖

唐朝的张嘉贞,历任秦州和梁州的都督。有人诬告他谋反,因为没有罪证而不被起诉。皇帝下令查办诬告者,张嘉贞禀告说:「这样做恐怕会阻塞一般百姓发言,成为未来的忧患!」天子认为他很忠于职守,将他升为「中书令...

达真堪布:须弥山是否和地球一样真实存在?

达真堪布:须弥山是否和地球一样真实存在?

达真堪布:须弥山是否和地球一样真实存在? 须弥山是否和地球一样真实存在? 答:现在有科学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人说,须弥山与佛在经中讲的很多事物都不存在。这不一定。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所感受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