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衣服上印有佛像、经文、咒语,不能穿!

索达吉堪布:衣服上印有佛像、经文、咒语,不能穿!

问:在一些寺院的旅游景点,常有卖印《心经》的T恤,这些衣服可以穿吗?

索达吉堪布答:不可以,有非常大的过失!衣服是用来遮体取暖的,而佛菩萨及经咒是要恭敬顶戴的,世尊说过:“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如果将文字印成的《心经》穿在身上当装饰,可能只有不懂因果的人才敢这样做。
现在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厂家为了赚钱,就琢磨现代人求保佑的心理,投其所好,将佛菩萨像、《心经》、咒轮等做成工艺品,或者印在衣服上。以前也有人供养过我印《心经》的杯子、笔筒,但这些我都不敢用,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倘若这种趋势不改,以后会不会将《心经》印在裤子上也不好说!


问:但穿上这种衣服,走在大街上,可以给看到的人种下善根。
索达吉堪布答:种善根可以用其他方法,这样做的话弊大于利。而且,你穿这种衣服,发心是否完全为利他也不一定。
问:如果有这些衣服或工艺品,应该怎么处理?
索达吉堪布答:尽量供在佛堂上,不要自己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爱你所到之处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爱你所到之处

爱你所到之处听说铁眼禅师筹款第一天来到三条大桥脚下,遇到一位武士,便向前筹款。"我正在为此目的筹款,请捐一文吧。"武士说"不给!""给吧。""不给!"如此反复不觉过了逢坂山,直追到大津的绀屋关为渡到...

虚云法师在重庆慈云寺法语

虚云法师在重庆慈云寺法语

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十七日在重庆慈云寺开示侍者惟因笔录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皈依。即为佛子...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77)“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77)“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坛城“药师禅”下午日常功课: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善名称吉祥王如来!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宝月...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教重大节日,我们可以发现寺院里总是人满为患、香客不断,信众无比虔诚地在佛前磕头礼拜许愿 。

甚至有些人为了抢到头香、高香,早早就来到寺院等候,大把大把烧香,仿佛觉得香烧得越多越贵,佛菩萨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加持自己。

这种思想是严重愚痴迷信的,以功利之心求佛,只会让自己离佛越来越远。

拜佛千万不要走形式,更不要以世俗间庸俗的交易、贿赂来揣度佛意,那是极大的不恭敬。

佛菩萨福慧圆满具足,无二无分别,清净不染,又怎会缺你的那根香呢?

更不会因为你供养得多,功德就越大。

《六祖坛经》中说道: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信佛不如学佛,学佛不如成佛,与其苦苦求佛,不如学习佛菩萨的慈悲智慧,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佛菩萨再慈悲伟大,也不可能替你修行,“万般皆苦,只可自渡”,自己的人生终究要靠自己,谁也替代不了你。

“佛说一切法,为渡一切心”,佛菩萨渡人在渡心,心好命就好。

人心存良善,事事便无忧。以戒为师、断恶修善,福气自来!

这5种人不用拜佛,却离佛最近,看看有你吗?

1不“贪”之人

这里的不贪,主要指酒色财气,佛门中讲“地火水风”,也是佛教出家人常说的“四大皆空”。

修行要戒贪,不饮酒、不邪淫、不贪他人之利、不盛气凌人。

酒喝多了既伤肝伤身,又容易生出事故祸乱,害人害己。

“万恶淫为首”,邪淫是最重的恶行之一,最断人的善根慧命,导致障深慧浅,福报浅薄。

不是自己的财不要妄想得到,贪图不属于自己的钱权利益,带来的不是福,而是祸。

不要将自己的情绪发泄给他人,越是盛气凌人、尖酸刻薄,越是折损自己的阴德。

真正的“气”应该是有骨气、气节,而不是有情绪、盛气,这些负能量只会消耗人生的福报。

心若不能安住,时刻起心动念,动辄贪恋,那只会让自己离真正的修行越来越远。

“贪心不足蛇吞象”,戒酒、戒色、戒贪财、戒盛气,以此一心持清净戒,会离佛心越来越近。

2二、不“嗔”之人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懂得修忍辱的人,也必定是最有福报的那种人。

爱生嗔恨心,易怒易暴之人都不是有福之征兆。

比风水更重要的是人心,心平一切平,心乱一切乱。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我们若能安心不乱,不埋怨、指责他人,多反思自我,这样必然能成就大事。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忍辱波罗蜜,便是妙中宝”,戒娇嗔,不用拜佛,离佛会更近。

3不“痴”之人

“痴”指“愚痴、蒙昧”,愚痴不明事理,没有智慧,没有正知正见,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己见,迷信顽固。

愚痴是没有智慧、慧根浅薄的表现。

远离愚痴,学习佛菩萨的智慧,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践行菩萨道,才是一名正信的佛弟子。

4不“慢”之人

做人要懂得包容,不傲慢、不自大,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要轻易瞧不起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我们优秀的人多了去了,不要把自己摆在过高的位置,不懂得谦卑的人,必然也难以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欢。

对这种人,佛菩萨也不欢喜。

“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做人与做事,低调总没错”,真正有智慧有福报的人都是低调谦卑的,更不会看不起他人。

我们对他人所作的,其实就是对自己所作的,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也是愚痴,愚痴而不自知,更可怕。

5不“疑”之人

“疑”就是怀疑,疑心太重的人,不信任任何人,担惊受怕,前怕狼后怕虎,往往什么事都做不成。

疑心太重的人往往活得很累,心中颠倒妄想太多,常伴有惊怖不安,不是有福的表现。

有这样习气的人,时间久了,往往闭塞视听,障碍本性,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生活会陷入慌乱之中。

以上这五种类型的人,其实也是佛教所说的五毒心,五种烦恼心、五种恶习,它们像毒药一样妨碍我们的修行,一定要戒之,才能让自己的修行更进一步。

愿大家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拥有吉祥人生。南无阿弥陀佛。

这几种人不用拜佛,却离佛最近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教重大节日,我们可以发现寺院里总是人满为患、香客不断,信众无比虔诚地在佛前磕头礼拜许愿 。甚至有些人为了抢到头香、高香,早早就来到寺院等候,大把大把烧香,仿佛觉得香烧得越多越贵,佛...

达真堪布:我们做会供的仪轨有什么殊胜之处?

达真堪布:我们做会供的仪轨有什么殊胜之处?

达真堪布:我们做会供的仪轨有什么殊胜之处? 我们做会供所用的仪轨有什么殊胜之处?达真堪布解答:我们在喇荣做会供的时间也是初十和二十五,但是念的仪轨不是这个。在喇荣,初十做的是文殊会供,二十五做的是海...

供养仙人 兔子焚身

供养仙人 兔子焚身

供养仙人 兔子焚身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舍卫国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亲近村落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他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使得同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为他感到非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