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

达真堪布: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

问: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从什么地方开始修行?

答:应该是先皈依进入佛门,然后再发菩提心进入大乘,是这样的一个道路。但是真正从心里皈依到三宝是非常难的,首先要明白佛理。因为什么呢?皈依的基础是信心,但这个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不明理就没有信心,即使有信心也是迷信。所以首先要明白佛法里基本的理念,比如说轮回、因果、无常这些道理。

因果和轮回是最基本的。无我和空性外道也能讲,但是因果和轮回除了佛谁也讲不了。其他教派也有讲因果和轮回的,但是讲的只是一部分,而佛讲的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非常全面。佛讲的因缘是三世的因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都包括。佛讲的是六道轮回,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别人谁也讲不了这么全面。

我们现在学的四外加行讲的就是这些道理。首先是人身难得。人身真正的意义、真正的价值是什么?首先把这个道理弄明白,你才会真正的去启发人身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你才会珍惜这个人身。

然后是寿命无常。得到人身了,但是这个人身犹如狂风里的一盏油灯一样,随时都会被扑灭,所以你要利用一切时间来承办它真正的意义。

接下来是因果和轮回。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你把这些道理明白了以后,你的心胸才能打开,你才能看得更远。

所以这些都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皈依、发心就容易一些;要是没有这些基础的话,皈依、发心也不一定到位。所以就先修四外加行,把这些基本的理念都弄明白、搞清楚,然后再去皈依、发心,自然就能到位了。

所以我现在强调四外加行。四外加行的内容,尤其是因果和轮回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佛的理念都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但大家都没有明白,都认为无我和空性好,都修这些高深的法。其实这些高深法也都是在因果和轮回的基础上建立的,若是没有这个基础的话,那就不是佛的理念。

很多人都没有明白,然后就空中楼阁似的修行,那肯定是不会受益的。莲花生大士讲过:“见解比虚空高,但是取舍因果比面粉还细。”“见解比虚空高”是空性的见解。空性和因果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一体的。有空性,就有因果;有因果,才是空性。你证悟空性了,是不是没有因果了?

是不是不要取舍因果了?不是。其实你真正明白了空性这个道理以后,对因果就更深信了,取舍因果就更容易了。其实取舍因果一点都不难,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在那个轨道上,所以有一点难。等真正走上轨道上了,那就不难了。

因果规律不是佛制定的,它是一个自然规律。佛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讲的时候,也在相上讲,也在体上讲。相上讲的就是因果、轮回;体上讲的是无我、空性。但是这个相和体是一体的,所以就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五蕴里包含了所有的法,实际上所有的法都是这样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绿色国度 环保优先

绿色国度 环保优先

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优美的环境,令人难忘。这两个国家都四面环海,碧空如洗,海天一色;大地牧场,绿草如茵;森林繁茂,空气清新。新西兰更以环境“无污染”、“原生态”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最后一块净土”...

善念善缘增财富:当年助任正非渡难关,而今是每年获得回报一亿多

善念善缘增财富:当年助任正非渡难关,而今是每年获得回报一亿多

怎样投资才能获得高回报?以资本投资获取的回报与以人品投资,广结善缘获取的回报能相提并论吗?佛家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解释的?记得有一年公司派我去深圳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做商务考察!振华公司董事长陈总很热情接...

成就解脱必须从《十善业》修起

成就解脱必须从《十善业》修起

十善业,源自佛教《十善业道经》十善:一、不杀生:不杀生而行放生;二、不偷盗:不偷盗而行施舍;三、不邪淫:不邪淫而修梵行;四、不妄语:不妄语而说实言;五、不绮语:不绮语而说质直语;六、不两舌:不两舌而...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2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2)释照光戊四处成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此乃六种成就中之处所成就,也就是讲此经所在之地。[舍卫国]为中印度古王国名。又作舍婆提国、室罗伐国。此国多出名人,盛产各种殊胜宝物,声名...

秘密不是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还有他知道

秘密不是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还有他知道

从前,有一位员外,家财万贯,乐善好施,经常修桥补路做好事,方圆几十里都知道他是大善人,交口称赞。唯一遗憾的是,员外夫妇一直没有一儿半女,无人继承产业,他们焦急万分。有一天,员外出去办事,刚走几天,来...

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大的快乐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四个新弟子听了佛陀的话,感到很惭愧,同时心中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