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诗曰:

得道升天赴约王,凡人皆苦命如霜;

出家学佛灵山会,成就应真永不忙。

印度?提国的国王优达王。他在迦叶佛时曾经出家,修学佛法,后来又遇到释迦佛陀,因为宿世修行种植的福报,而转生得为人王。

优达王的第一王妃,名叫月明夫人。她的才能品德都很好,国王特别爱敬她。有一天,月明夫人忽然现出衰相,是寿命将尽的一种现象;国王的心中非常忧戚。月明夫人问王说:大王!你为何如此忧愁?

优达王说:你的寿命将终,我想到人生无常,生死恩爱别离的痛苦,不免忧闷烦恼。

月明回答国王说:佛陀曾经说过:高者必坠,存者必灭,合必有离,生必有死。这是一定的道理,死是每一个人所难免的事。人的身体,就像一座房屋,死就像搬家一样,这座房屋坏了,就搬到别家去住,只要有资本,就可以住进好房屋。大王如果有慈悲的心想念我,就请大王放我出家修行,使我能早点得到准备搬家所需要的资本。

国王说:你若出家修行,如果现世未能得到成就证果,也一定会生到天上。若生到天上,你要赶快回来与我相见。你能做得到,我就放你出家去修行。月明王妃答应了优达王的请求。

于是,月明王妃就在宫中设立精舍,恭请大德比丘尼入宫为她剃度圆顶,并受比丘尼戒。因为她出家而未离开王宫,时常有很多宫人前来问讯请安、恭敬供养等,使她无法精进修持,于是决心离开王宫,到远地去专精静修。

月明比丘尼离开王宫之后,在偏远之地精进苦行,经过六个月的用功修持,就证得三果阿那含圣道。她得道后不久就在一个乡村中静坐圆寂,上生色界天,成为色界天的天人。

月明生天之后,即用天眼观察过去因缘,知道生前与王有约,应去赴约。她见国王沉迷于五欲之中,难施化度,需要先用恐怖逼他,否则不能调伏使他醒悟。于是她就变作夜叉王,手拿五尺大刀,于夜深时分来到国王身边,国王看见如此高大的鬼王,心里非常恐惧。夜叉向国王说:

你现在纵有千万军队,也无能救护,因为你的性命已在我的手中,死期已经到来,你怎么办?

国王恐惧的说:我没有做坏事,我的一生遵守本分行善,修心清净,期望死后能够转生善处。

天人回答说:能够修心清净而行善的人,一定会依愿实现,转生到良好的地方去。这是一定可靠的,没有比修善更好的方法了。

国王觉得奇怪,这个恐怖的鬼王,为何有菩萨的慈悲心呢?优达王便问他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敢来使我恐怖畏惧?

天人答说:我是月明夫人,大王放我出家之后,我精进修持净行,得道生在色界天,今来赴约。

国王说:看你是一个恐怖的魔鬼,我不能相信你的话。你如果真是我的爱妃月明,必须现出原形,我才能相信。

天人就变回原形,她的衣服、容貌,均和过去一样,站在国王的面前。优达王看见她确实是月明妃,便生起欲念,想拥抱她。月明天人腾身飞上空中,为优达王说法。她说:

大王!人的色身是无常的,佛陀说:人命在呼吸之间而已,一弹指顷(极短的时间)就保不住了,又好像早晨草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消逝无踪。

大王!你岂不是见过许多如花似玉年轻的美人吗?她们转瞬就会变成鸡皮皱纹的老人。人老的时候痛苦特别多,例如:两眼朦胧,看不清楚,双耳重听闻不聪,腰酸背痛,手足迟钝,出入都不方便。人的色身又好像酿酒一样,取去醇味,糟就无用处了。如此衰老的人身,死期将近,有什么可贪恋爱乐的呢?人由生至死,一切都是无常。

大王!你岂不见人生无常吗?死不一定是衰老的人,有的尚未出生就死在母胎里。还有幼死、壮死均不一定,世间没有不死的人。一旦死期来临,一切财产都带不去,连自己最宝贵的身躯也要自弃,何况其他的财物?

大王!你是有智慧的人,既然人生有这么多痛苦,你为什么不寻求出离,厌离痛苦去出家修道呢?

国王听闻如此至诚苦切的告诫,顿有所悟,遂发心出家学道。月明天人又一再重申说:大王!你若出家以后,应该要好好求学佛法,求得妙法之后,更要日夜精进修持,用功修行,切勿懈怠,虚度宝贵的时日。天人说完话就回到天上去了。优达王把王位让给太子,割爱辞亲,扌舍离五欲,礼迦旃延尊者为师,决心出家学道。

国王出家修行的消息,很快地传遍全国,很多臣吏官员,以及人民都来供养,但却妨碍了道业,他就远行到王舍城外的灵鹫山,参加灵山法会,听闻佛陀说法。优达王见佛闻法之后,很快就证得神通自在的阿罗汉道。

有一天,他入城乞食,乞得夙饭,他就拿回林中去食用。这时,有一位萍沙王出游,来到林中与王相见问讯说:你本是大名鼎鼎的国王,如今出家当乞儿,乞讨别人吃剩的残物。我看你实在可怜!假如你罢道还俗,我可以分一半国家给你统治,你想好吗?

比丘(优达王)说:感谢大王的美意!我出家之后,心里没有任何挂碍,非常安乐。你为五欲所缠缚,如飞蛾投火,又好像蚕吐丝捆缚自身,死在乐处,没有援手,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怜呀!萍沙王闻已,即便回去。

附注说明:

(一)本篇故事出于杂宝藏经中。

(二)出家学佛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解脱人生的生死等各种痛苦,了脱六道轮回,证得涅槃寂静安乐。

(三)生天。生死尚未解脱,还在六道轮回之中。证得阿罗汉道,才是真正了脱生死痛苦,得到永久不生不灭的安乐自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达真堪布: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达真堪布: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达真堪布解答: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但是出离心也不是无缘无故、想发就能发出来的。如果没有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

康复的真正力量

康复的真正力量

康复的真正力量康复的真正力量与疾病的治愈并没有关系。在一所疗养院里,一名男护士花费了很长时间与一位已经六年不能走路的妇女在一起的例子,使我明白了这一点。爱德华依她的安排,把她抱到椅子上,从椅子上抱起...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

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我所能做的,就是了解世界的本质,并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即使我涅槃了,我的教导仍是世间的甘露法雨。佛陀在众比丘尼的陪同下,年已八十七岁高龄的耶输陀罗正前往舍...

做人的佛法: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做人的佛法: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善解人意也是慈悲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禅语人不能不了解自己,也不能对别人一无所知;做人认识自己很重要,了解别人更重要。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一起生活,假如没有人监督,你可能睡懒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廓然无圣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廓然无圣

尔时武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日: 廓然无圣。帝日:对联者谁?师日:不识。又问:朕自登九五已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 师日:无功德。帝日:何以无功德?师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

马有八态譬人经

马有八态譬人经

马有八态譬人经 马有八态譬人经(出杂阿含别译)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祇树给孤独园。多比丘僧俱。佛告诸比丘。马有弊恶态八。何等八。一态者解[襾/(革*奇)]缰时便掣车欲走。二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