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什么是菩萨种姓?

答:是指没有大乘根性的众生,虽然能够发心求受菩萨戒,但是不能如实实践菩萨之道。舍己为人,忘我而为人,便是菩萨根性(种姓)的菩萨精神,如果没有这个精神,终究无法达到成佛的目的。

232、什么是发菩提愿?

答:发菩提愿,就是发菩提心或者叫发菩萨心。如今佛门中无论使人做什么,都要说“请你发发心”,这虽然没有讲错,但是却把“发心”二字滥用了。“发心”二字是不分善恶的,愿作善,固然是发心;想作恶,也算是发心。其实,发菩提愿的本意,是指努力精进为善去恶的意思。但是有了大乘的根性,如果没有坚强的志愿,另促成这一大乘根性的圆满究竟,就算有大乘根性,也是没有用处。就好象一块好的木材,可以做成上等的家具,如不去加工制作,再好的木材,终究还是木材而已。

233、菩萨有哪三持?

答:菩萨三持:

一,堪任持——胜种姓——菩萨种姓;

二,加行持——胜期愿——发菩提愿;

三,大菩提持——胜行心——十种要求。

其结果也就是感戒之善。

234、胜行心有哪十种要求?

答:1,于无上菩提能生深心;

2,能尽寿离知识近善知识;

3,能尽寿悔过、随喜、劝请(佛法)、回向(众生)、增长佛道;

4,能尽寿尽其能力,供养三宝;

5,能尽寿读诵书写方等正典,为人解说;

6,能于孤独贫苦,若犯王罪,随力救护,乃至一念生悲心;

7,能尽寿舍于懈怠,发起精进,勤求佛道;

8,与五欲尘中,生烦恼时,能寻制伏;

9,若于无上菩提生厌退心,于小法中生贪着时,寻制伏;

10,能舍于一切所有,不惜身命。

235、我已受了菩萨戒,但是没有听师父讲菩萨戒,我得戒了吗?

答:在受菩萨戒前,必须好好听师父讲菩萨戒,这样就会心开意解,生乐着心,这就叫感戒之善。如果感戒之善不明了不具备,怎么能够得戒。(未曾学佛的众生,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戒之善。)

236、什么叫做障戒之恶?

答:所谓障,便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是障碍众生了生脱死行菩萨道的三大障碍。三障之中,障障都可能成为菩萨的戒障。

237、烦恼障有几种?

答:烦恼障有四种:

一,放逸——放逸成性,暂时难改,所以不能受戒;

二,愚痴——自不善巧,并且依附恶友的,根本不想受戒;

三,受他束缚——为尊长、丈夫(妻子)、主人、王、贼、冤家等所拘束的,身心不能自由,所以不能受戒;

四,生活贫困——时时为了生活担忧,所以无暇想到受戒。

238、业障有哪几种?

答:业障有两种:

一,七逆——1,出佛身血、2,杀父、3,杀母、4,杀和尚、5,杀阿师黎、6,破羯磨僧及转法-轮僧、7,杀圣人(小乘阿罗汉,大乘地上的菩萨);

二,六重——就是《优婆塞戒经》所列的六条重戒。

239、报障有哪几种?

答:有四种:

一,地狱;

二,饿鬼;

三,畜生中不解法师语的;

四,北俱卢州及秉性顽劣、不信因果、意志薄弱的人。

240、求受在家菩萨戒主要条件有哪些?

答:如下图:

条件名称得戒与否

要有感戒之善菩萨种姓若无不得戒

发菩提心若无不得戒

要无障戒之恶烦恼障不定不得戒

业障七逆决定不得戒

六重悔或可得戒

报障不定不得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杏仁米粥

杏仁米粥

原料:杏仁 粳米 水 制法:每次用杏仁10克,去皮,水研煎汁,去渣,留汁入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加水至45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每日2次,湿热服食。效用:杏仁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杏及其变种山杏的成熟...

自鸣不凡

自鸣不凡

有些禅师未能达到彻悟境界,其性格往往怪异而固执。如德山宣鉴禅师最为突出。他擅讲《金刚经》,因俗家姓周,故人称“周金刚”。   他对禅宗那种不立文,直见本心的法门,更不放在眼里。他常说:“不知有多少出...

达真堪布: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达真堪布: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达真堪布: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问: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答:真正深信三世因果了,你再病重都不会有痛苦,甚至还会有欢喜之心。很多人说相信因果,实际并没有深信因果。如果你真正深信因果了,生病...

向学法师: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向学法师: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内容提要:在中国禅宗历史上马祖道一是一位很重要人物,他在南岳怀让的启发之下,对慧能的南宗禅法深有体悟,在继承发扬南宗无相无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禅学体系,对后来沩仰宗和临济宗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寻法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寻法

第三章 寻法在对佛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两个朋友放弃行脚生活,返回家乡马嘎塔国(Magadha),他们此时年约四十岁。⑴找到不死之道虽然面临许多失望,他们仍未放弃希望。相约谁先找到真正的不死之道,就...

黄念祖:夏大士自警录开示

黄念祖:夏大士自警录开示

黄念祖:夏大士自警录开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要知道师对我们有恩哪!我是带着要感恩、要报恩的心情来谈的,为报师恩啊,这是文革之后的第一个工作。第二个工作就是无量寿经。我们善知识的恩,超过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