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民间故事:龙的故事·传奇篇

龙的故事传奇篇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屠龙之技:

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屠龙之技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

龙阳泣鱼: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龙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龙生九子: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的九子是:饕餮(tāo ti),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嘲风,喜欢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睚眦(y z),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形;敝屣(b xǐ),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令刻在门的铺首上;鸱(chī)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蒲(p)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做大钟的钟纽;狻猊(suān n),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囚牛,喜性音乐,故常立在琴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º¬»ÔºÍÉеÄǰÊÀÔ©Òµ£­£­Ñ§·ðÍø

º¬»ÔºÍÉеÄǰÊÀÔ©Òµ£­£­Ñ§·ðÍø

¡¡¡¡Õã½­ÁÙº£¹ÛÒôËÂÖУ¬´ÓǰÓÐÒ»·¨ºÅº¬»ÔµÄºÍÉУ¬ÄêËÄÊ®¶àË꣬ƽÈÕºÜÊØ½äÂÉ¡£ÓÐÒ»Ì죬µ½½ÖÉÏÉ¢²½£¬¾­¹ýÒ»¼...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吃素,也不去卡拉OK,别人觉得你另类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吃素,也不去卡拉OK,别人觉得你另类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吃素,也不去卡拉OK,别人觉得你另类 问:我们现在学佛了,不喝酒、不吃肉,也不去卡拉OK,但一聚会就被边缘化了,因为别人觉得你另类。请问,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对待?索达吉堪布答:这个问...

内心平和

内心平和

内心的明朗平和,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如果内心没有片刻的静定,情绪上的起落特别大。一下子悲,一下子喜,一下子得意洋洋,一下子满腹抱怨,身体也就会一直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当中,得不到休养。Photo by...

世界地球日 “森林从天而降

世界地球日 “森林从天而降

历史追溯到1970年4月22日的美国,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爆发――全美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这太...

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 做慈善传播保护环境的理由

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 做慈善传播保护环境的理由

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领养了一只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动物。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正在肯尼亚访问的牙买加飞人、奥运会和世锦赛三金得主博尔特,在肯尼亚野生动物中心领养了一只3个月大的小猎豹,并把它取名为“闪电博...

释门法戒录:发心弘法 山神求戒 (晋 昙邕)

释门法戒录:发心弘法 山神求戒 (晋 昙邕)

发心弘法 山神求戒 (晋 昙邕)晋朝昙邕法师,身高八尺,威武超出常人。皈依庐山慧远大师,对内外经书,阅读不少,发心弘传佛法,不怕劳累。在山的西南方,另建茅蓬,和弟子昙果,参禅习定。一次昙果梦见山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