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心存正念,益人即益己

心存正念,益人即益己

张文盛,福建人,有一次出外遇贼过境扰乱,因和友人暂避入山中一石洞中,当他们入内时,见有一年轻貌美之少女先在。那少女见他们显得极为害怕,仓皇的就急着想出去,张文盛即出声止住并说︰「你这一出去必定遇见盗贼,而遭到不测,我们是正人君子,不会伤害你的,请不要担忧害怕。」

又问她住处,但少女只是含羞不敢答,不敢正面和他们谈话。到了夜半,张文盛的友人,以美色当前,有几次忍不住生理的冲动,想亲近那少女而加以强暴,但都为张文盛奋力制止住。天亮时,张文盛又为了安那少女的心,于是挽着友人出洞外。等打听到盗贼已全部退去,即立即请来乡里老一辈的长者,同进洞内,经一问起,才知那少女正是自己的未婚妻,因自己不便送她回去,急恳求乡老护送她回家。

不久他们即结婚,就在洞房之夜,张文盛对着妻子说︰「我们避贼当日,如果我也心存邪念,就难以禁止友人奸污汝,我这一念之正,守夜待旦的清白操守,竟然是保存自己未婚妻的贞节。如今我们能结为夫妻,心坦荡没有半点芥蒂,都得归功那天的善念。可是那时友人冲动的情形,现在想起来,仍有余悸。」因为张文盛的人格高尚,所以后来生子,皆发达显贵。

编者按:暗室不欺,是正人君子的操守,并且由于受环境的考验,其心亦坚。所以终身可免红粉之过,而得享天爵,获人间的富贵。现在时代虽不同,但是因果道理,古今同律。方欲出头的青年男女,可不慎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放生杀生现报录 四

佛教故事:放生杀生现报录 四

放生杀生现报录 四体物全爱张从善年十五,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不复伤一物,享年九十有八。 .no-mobile{d...

星云法师点化马英九何谓出世入世

星云法师点化马英九何谓出世入世

星云大师去年最后一场佛学讲座,2006-12-17日晚在台北举行,即将卸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担任特别嘉宾。被星云大师要求解释佛学出世、入世的定义时,马英九的答案却「不及格」,星云大师毫不客气地当场「...

阎王报信

阎王报信

阎王报信有一位老人死后去见阎王,责怪阎王没提早给他通风报信。阎王说:我通报你好多次了!你眼睛渐花,这是我第一次给你报信;你耳朵渐聋,这是我第二次给你报信;你牙齿渐坏,这是我第三次给你报信。你的身体逐...

【禅茶一味】茶不能老是端着 人不能老是装着

【禅茶一味】茶不能老是端着 人不能老是装着

茶别老是端着,喝过就要放下。茶人也不要总是装着,装过也要放下。不然你累,旁人也累。被茶人景仰的千利休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温暖,炭要放得适当,利于烧水,茶...

佛陀教你不生气:你在想什么呢

佛陀教你不生气:你在想什么呢

你在想什么呢我们的生活应当是正常的,对自己的举动也不用过度地考虑,但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内心,就一定要谨慎,因为,你的种种念头都会通过你的行为反映出来。之所以说我们不用考虑行为,实际上是要提醒你注意自己...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六回 不避嫌倮体治痨 恣无礼大言供状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六回 不避嫌倮体治痨 恣无礼大言供状

第十六回 不避嫌倮体治痨 恣无礼大言供状话说那张公走进毛厕里去,抬头一看,只见旁边矮柱上,挂著一个兜袋,用手一捏,知道是硬东西,连大便也不解了,忙解开了绳子,将袋束在腰间,忙忙走回家中。到家打开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