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李靖谢罪的故事

李靖谢罪的故事

唐朝雁门关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时候,颇知道对出家人尊敬礼遇,因为僧宝功德巍巍,是代佛宣说佛法,滋润众生精神食粮的啊!

「我要敬事僧宝,绝不动摇心志!」他内心中想着,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但是佛门中人也往往有若干败类,这等于人的手指头有长短不齐,社会上也是良莠不齐是同一个道理。

见到出家人做出了非法的行为,与戒律违背,毕竟是少数,李靖却起了一种从希望至失望,从尊敬到不敬,甚至进一步认为所有出家人都是如此!佛教的代言人出家众尚且如此,整个教义便也不可信,再说要这样的教做什幺,于人无益,不如消灭了它还好的心理。

所以当他在代州任官职时,居然大废佛寺,从前曾立志「敬事三宝」的念头不知何时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一天出外射猎,骑马奔腾于中台山一片广大的原野中。忽然,他眼睛一亮「奇怪,明明是一片绿色的原野,这儿怎幺有一个大池子呢?以前也来过,怎幺都不曾见到过?」

策马稍前,这一看更不得了,竟有一个和尚与一妇人在大池子中公然共浴。「哼,这对无耻的男女!」

他大为瞋怒,一点也不加考虑,立刻将身后的箭掏出,上了弓,「嗖!」的一声射了出去。他的箭法一向是很准的。由于大池子离他策马的地方有一段相当的距离,远远望去可以看到那两人的肩上都中了箭。

这个时候,他觉得很痛快。

那一男一女带着箭伤向东南方向逃去。

「追!」他骑了马一路直追下去。

奇怪的是那对男女不过是徒步,而他策着马儿,但彼此间的差距老是隔着几步,怎幺也追不上。

「莫非今天遇上鬼了?」他心中自嘲。

一直追到一处,有一间小小的寺院叫做「真容院」,明明两人逃进寺院去了,怎幺找不到呢?怎幺会?

进入寺院见殿上有两尊菩萨像,一是文殊、一是普贤。仔细再看,赫然两尊菩萨像上都插着弓箭,那不就是他射出的箭吗!

他开始明白是怎幺回事了,他后悔自己的鲁莽,更忏悔自己的罪业,不由得悲泣起来,就在两尊菩萨前顶礼谢罪。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三招告诉你出轨婚姻有什么办法可以挽回

三招告诉你出轨婚姻有什么办法可以挽回

谁都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一帆风顺,幸福美满。可是有时候总会事与愿违。当自己知道另一半出轨的时候,可能会茫然,愤怒。但是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还想挽回,就冷静下来,思考解决的办法。一起来看看出...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答:做火施的时候,打手印的力量,念咒语的力量,内心清净观想的力量,这三个力量合在一起才能功德圆满。若是发心不到...

住宅风水讲究聚风藏气 这样的房子才能聚财

住宅风水讲究聚风藏气 这样的房子才能聚财

很多人都在买房,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操作,在国内的传统观念里,买房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性思维。有了房才有一个避风的港湾,相信许多朋友都是这样想的。我们在买房的时候也适当的考虑风水的问题,因为住宅风水讲究...

达真堪布:怎样调伏嗔恨心

达真堪布:怎样调伏嗔恨心

达真堪布:怎样调伏嗔恨心问:怎样调伏嗔恨心?达真堪布答:调伏嗔恨心有很多方法。比如说修慈无量心,处处想帮助对方,想给予众生安乐,就能对治嗔恨心。但这是一个初步的方法。要想抽薪止沸,真正从根本上解决,...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戒嗔故事】会驱鬼的戒嗔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戒嗔故事】会驱鬼的戒嗔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喜欢听故事,戒嗔也不例外,那一年戒嗔刚上小学,有几个从小玩大的玩伴,都成了同学,其中有一个叫木头,还有一个叫石娃,这两个名字从小就一直这么叫着,所以上学了,也没有改口,至于他们填写在...

六道轮回  因果实例

六道轮回 因果实例

【编者按】佛告诉我们六道轮回和因果是这个娑婆世界的真相。只是我们迷失了本性,看不到,也不相信。古古怪,怪怪古,孙儿娶祖母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