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门法戒录:修持懈怠 几遭枉死 (刘宋 僧规)

修持懈怠 几遭枉死 (刘宋 僧规)

南北朝(刘宋)时,僧规是武当寺僧人。当时京兆张瑜在这里,经常请僧规在他家供养。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十二月五日,僧规无故突然死亡,过两天苏醒。自己说:那夜五更时,恍惚中进来五个人,手执火炬和引幡,把他绑走。走到一处城外,有数十间用泥墙建筑的房屋,屋前立着一根木料,约十多丈高,上面横着铁梁,好似杠杆。两边有许多箱子装着泥土样的东西,大小不等。有个穿红衣的人对僧规说:"你生前有什么罪恶和福德,老实交代,不准说假话。"僧规很惶恐,没有回答。那人便对官员说:"可翻簿册查他的罪和福。"官员走到杠杆下面,提起一箱泥土,挂在铁梁上去秤,似乎高低不等。官员对僧规说:"这是量罪福的秤,你的福少罪多,应先受恶报。"忽然来了一位长者对僧规说:"你是出家人,为什么不念佛 !我听说凡能悔过的人,可以度脱八难。"僧规听后立即一心念佛。长者又对官员说:"可再给这人称一下,他总是佛弟子,希望度脱他。"官员便重秤一次,秤就平了。过一会儿带僧规去审判官面前,翻阅簿册,并没有他的名字,叫暂时留下。一会,看见带来五个反绑着的人,审判官说:"该死的小鬼,怎么错捉人来!"不久来一个传令的说"天帝叫和尚去!"走进天宫,地面是金银珠宝造成的,富丽辉煌。天帝说:"你是出家人,为什么不精勤修持,以致被小鬼错捕!"僧规叩头求诸佛保佑。天帝说:"你的寿命未尽,现在放你回去。今后要认真修持,不要常去俗人家。小鬼捉人,偶然也有弄错的。"僧规问道:"有什么方法能够避免被错捕呢 "天帝说:"首先要种福德,这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能持八关斋,生前可免横祸,死后可免地狱。"说完叫带他回去。途中看见一座精舍,住有许多僧人,武当寺主的弟子慧进也在内。住房清洁高朗,生活丰裕安闲。僧规要求留下,有个僧人说:"这里是福地,不是你能住的。"带路的将他送到张瑜家便走了。

(出《冥祥记》)

译者按:八关斋,即遵守八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戒除化装虚饰,戒除逸乐生活,戒除奢侈生活。一斋,即过午不食。又名八戒斋。"关"字是说在家居士于受持此斋戒之日,关闭恶道之门,打开人天贤圣之路。于每月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严持此戒,故又称为六斋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生三道茶:一甜二苦三回味

人生三道茶:一甜二苦三回味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作家三毛说。清清灵灵一撮茶泡在水中,焕如积雪,烨若春敷,顿时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弥漫了整间小屋。端杯看那水面上起伏旋转的嫩嫩的...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九节 贫人烧粗褐衣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九节 贫人烧粗褐衣

第二十九节 贫人烧粗褐衣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当使汝得上妙衣服。当随我语,终不欺汝。贫人欢喜,敬从其...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九节 乘船失钵喻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九节 乘船失钵喻

第十九节 乘船失钵喻昔有有乘船渡海,失一银钵,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钵。诸人问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钵,今欲觅取。...

宣化上人:如法的供佛规矩,不可不知

宣化上人:如法的供佛规矩,不可不知

供养三宝要有规矩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食物在没献给佛僧的时候,勿得先食。所以在家人在庙上吃东西,必须要等到供过佛,出家人也来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还没吃之前,你先吃,这是不可以的。不...

星云法师:如何了生脱死?

星云法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基督教说人死是安息,依我的了解,人死并不能安息,这个生命了结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有人说:“生死由命,一死百了。”依我看,人也...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祖母教拜拜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祖母教拜拜

祖母教拜拜笔者生长在一个佛教的家庭,家里有清静庄严的小佛堂,是祖母早晚烧香、礼佛、诵经、念佛、打坐、修行的地方,别人是不许进去一步的。我还记得,我在刚学会走路的那一两年间,清早或下午,只要听到祖母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