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性学阐微类

第三卷 决疑论 性学阐微类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

问:在《论语》中,子路曾向孔子询问关于生死的看法,孔子拒绝回答。你却总是争辩不休,难道不是过于怪僻偏激吗?

答: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他在婉转地开导启发,不是全然拒绝回答。孔子说:死生亦大矣。(见《庄子》)难道也是怪僻偏激吗?

问:佛教所说的心性,是认为无善无不善吗?

答:若是无善无不善,就成了虚无的顽空和断灭。世人不是执着于有,就是执着于无。不是执着于亦有亦无,就是执着于非有非无。所以《观佛三昧经》中将其比喻为盲人摸象。这个故事说,有一些生来就失明的盲人,从不知道大象的样子。有一个国王便召集这些盲人,对他们说:你们想知道大象的样子吗?盲人们都回答说想知道。国王就让象夫把大象牵到院子里,让盲人们用手去摸。然后国王问他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大象的样子吗?盲人们都回答说知道了。摸到象耳的说:大象的样子像畚箕。摸到象鼻的说:大象的样子像琴。摸到象牙的说:大象的样子像木橛。摸到象背的说:大象的样子像屋子。摸到大腿的说:大象的样子像墙壁。摸到象尾的说:大象的样子像扫帚。摸到小腿的说:大象的样子像柱子。众盲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互相打了起来。国王笑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人知道大象的样子。其实像畚箕的是大象的耳朵,像琴的是大象的鼻子,像木橛的是大象的长牙,像屋子的是大象的后背,像墙壁的是大象的大腿,像扫帚的是大象的尾巴,像柱子的是大象的小腿。众盲人听国王说过之后,不敢再作争辩,但各自的心中还是认为自己所摸到的才是大象的样子。世人谈论心性,也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问:万物都是有生成,必然就有毁坏。有起始,必然就有结束。心性也有生灭吗?

答:凡是有形的东西,就一定有生成、有毁坏,有起始、有结束。心性既然无形,怎么会有生灭?

问:那么心性像虚空一样吗?

答:不对。像虚空一样的空,称为顽空。性空之空,超越了空、有的对立,称为真空。

问:耳朵和眼睛属于形骸,能见能听属于神识。神识若是不灭,能见能听的心性就应该少壮如一。可是到了年老的时候,视力渐差,听力渐弱。则能见能听的心性也有衰老和死亡,由此可知神识也有生灭。

答:耳朵和眼睛的视听能力衰退,是由于形骸的衰老所引起,与能见能听的心性无关。眼睛能见到物体,不是它自己能见到,而是依赖能见的心性才见到。耳朵能听到声音,不是它自己能听到,而是依赖能听的心性才听到。如果说眼睛能自己见到物体,那么死人瞪着的眼睛也应当能看见。而在作梦时眼睛闭上,就不应再见到种种形像。如果说耳朵能自己听到声音,那么提着死人的耳朵也应当能听到。而作梦时自己的耳朵既在床上,就不应再听到别处的声音。由此可知,神识是没有生灭去来的。

问:心性没有生灭,已经略知梗概。心性没有去来,还是不太明白。

答:有去有来、有起有灭的是妄想心,而不是真实的心性。真性广大无际,包含虚空。大千世界在我的心性之中,不过像是沧海中的一个水泡而已。

问: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报应,以及投生到人间,有人从事相上认为是由阎王所判定,有人从心性上认为是由自己的业缘所招,究竟谁说的对呢?

答:若不固执一端,两种说法都对。若是彼此固执不能融通,那么两种说法都错。譬如由夫妻俩所生的孩子,如果两人无意排斥对方,无论谁说这个孩子是自己所生,都没什么问题。倘若夫妻二人争得面红耳赤,都认为这个孩子是我所生,不是你所生,那就错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提婆堕落

提婆堕落

有一天中午,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从城中第一巨富的提婆家里出来了,归途中绕往只园精舍拜见佛陀。 饭后正在散步的佛陀,见到国王慌张地驾临精舍,便诧异地迎着国王问道:“大王!今天怎么突然来精舍了,有紧急的事...

属狗办公座位风水不能乱摆 小心霉运盯上你 中招的人都叫苦连连

属狗办公座位风水不能乱摆 小心霉运盯上你 中招的人都叫苦连连

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所以在动物界里算得上是比较聪明的,而属狗的人也是很忠心的,对事业也很负责,但是在2021年的时候,狗是有一点犯太岁的,建议通过一些途径去化解。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属狗办公座位风水...

王骧陆居士全集 杀的问题

王骧陆居士全集 杀的问题

杀的问题杀报循环,因果至理,本极明显极平常。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但世人反以为陈腐,或指为迷信,把戒杀放生等文,当作《太上感应篇》同等,不值一看,并且取笑他人不时代化,以为脑筋太旧。要知科学昌明时代...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2)“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2)“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法对初机世人是最契机的。清初顺治间,有玉琳国师在退休后,偶然入藏经楼,看到《药师经》,大声赞叹,愿人人都入药师佛之...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四课、示厨(明·紫柏)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四课、示厨(明·紫柏)

第十四课 示厨(明紫柏)佛言:凡三宝之地,办造饮食供养佛、法、僧之所,谓之香积厨。故办造饮食者,三德不解,六味不辨,兼自己身、口、意三业不净,则办食之所不名香积厨,谓之秽积厨矣。何谓三德?清净、柔软...

星云大师:为妇女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妇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要向您诉说,生而为人是非常的不幸,种族歧视的难堪,贫穷下贱的悲哀;尤其,生为妇女,幼年,父母管教的严苛;长大,夫家生活的艰辛;年老,子女离散的伤感。佛陀!请您保卫妇女身体的安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