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达真堪布: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达真堪布解答:和佛菩萨感应的时候,会泪流满面;对众生生起真正慈悲心的时候,会泪流满面;对上师三宝生起真正信心的时候,会泪流满面。这都是感应。哭和哭不一样,这种哭不是痛苦,而是一种法喜。

很多公案里也讲过,由于宿世的缘分,有的人尚未见到上师,一听到上师的名字就泪流满面。

而有的人是见面的时候有感应。有的人开始没有什么觉受,然而通过一些交流,突然也会有一些感应。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感应也不一定是哭,笑也是一种感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有一次三大弟子请求仲敦巴大师赐教佛道的简要修法。

仲敦巴说:人们成佛之道路虽有种种,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与慈悲心融为一体的性空见。其中性空见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悟到诸法本性无生;慈悲心是世俗菩提心,就是对未悟众生发大慈悲。修大乘佛教者,开始要使生起这两种菩提心,中间要修养这两种心,最后修这两种心的成就就是佛的法身和色身。

修这两种菩提心的方法简要概括为三根、九支。三根是:修心,积资,修定。修心之要分三支:即无常观,慈悲观,二无我观。积资之要三支:供养上师,供养三宝,施舍法财。修定之要三支:持戒,祈求传承上师,身心处于寂静状态。通过上述九支修法生起成熟胜义世俗两种菩提心,从胜义菩提心生出法身果,从世俗菩提心生出报化二色身果,结出二果便是佛。

有位康地僧人请教二无我意。

仲敦巴说:从自己的头顶到脚底,一一寻找哪一点是“我”?当你找不到可以指认出来的“我”,便是“无我”。悟到寻找“我”的思想意识本身,也无可以指认的自体,便是“法无我”。

又问:什么是正见?

仲敦巴说:正见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本来没有物自性,没有有无常断等可以判定的本质,一切现象如梦如幻,而且这虚幻也是自己的心中所现,故对一切事相不执著,不关注,心不受牵制。

有一次仲敦巴看到一个转经的僧人。

仲敦巴说:转经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个僧人听了此话,便去天天坐在经堂廊檐下读大藏经。

仲敦巴又说:读经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此话后又去坐禅。

仲敦巴又说:坐禅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以后便去请教敦巴说:看来转经、读经、坐禅都不算修行,那么什么是修行呢?

仲敦巴说: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布多瓦问仲敦巴大师:如何分辨佛法与非佛法?

仲敦巴说:能抑制烦恼的是佛法,不能抑制烦恼的不是佛法;反世俗的是佛法,合世俗的不是佛法;符合经义的是佛法,不符合经义的不是佛法;受善报的行为是佛法,遭恶报的行为不是佛法。

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有一次三大弟子请求仲敦巴大师赐教佛道的简要修法。仲敦巴说:人们成佛之道路虽有种种,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与慈悲心融为一体的性空见。其中性空见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悟到诸法本性无生;慈悲心是世俗菩提...

祖上积德,子孙受益对吗?

祖上积德,子孙受益对吗?

祖上积德,子孙受益对吗? 最近弟子在读印光大师所倡导的《太上感应篇》《寿康保健》等书籍,书中有许多因果故事。但是这些因果故事,很多都是谈及祖辈、父辈做功德,子孙軰受到福报。不过弟子认为在佛教中,因果...

净土法门法语:小孩从小就要教他大公无私

净土法门法语:小孩从小就要教他大公无私

1古时候中国教育是家庭肩负,国家只负责考试。中国几千年长治久安靠什么?靠家。家太好了,把每个人都教好了,真的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中国这个民族了不起的地方,一个是懂得教育,一个是家。家是什么...

海涛法师:孩子今年运气很坏,有人说要补运,要怎么补?

海涛法师:孩子今年运气很坏,有人说要补运,要怎么补?

海涛法师:孩子今年运气很坏,有人说要补运,要怎么补? 有人问:他的孩子今年运气很坏,有人说要补运,要怎么补?答:各位,补运是世间的讲法,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要怎么补?对众生好,那就是补运;用佛像给人拜...

生气、生病时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比较好

生气、生病时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比较好

生气、生病时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比较好 答:当人处于生气的状态中,心就进入了烦恼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已的情绪。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多半是由我们的执著造成的。如果有人骂我们,可我们不在乎,就不会...

太上感应篇图说116:无故剪裁

太上感应篇图说116:无故剪裁

经文:无故剪裁。【原文】剪彩为花肖众英,缠头百匹等闲轻。那知午夜鸣机女,万缕千丝始得成。注:此下四句,为不惜物力者言也。机工织女昼夜勤劳,千丝万缕方成布帛。人之用物有限,当减损惜福,勿轻为剪载。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