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的福德多不多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是日,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收他的赡养。

佛陀默许了。

波斯匿王就在王宫外面,搭建了一座大教室,并要求朝中的大臣们,也一路发欢乐心赡养。

在一次饮食赡养后,波斯匿王对佛陀说:

“世尊!我曾经听世尊说:布施给畜生,可以获得以百计的福报,布施犯戒工资千,布施持戒工资万,布施离欲外道为亿,布施向须陀洹则难以计算,更何况是须陀洹以上的圣者了。我今天赡养了世尊及众比丘僧,是以,所获得的福报与功德,应当是难以计算的。今天,我已经算是功德圆满了。”

佛陀听了,告诉波斯匿王说:

“大王!不要这么说!作福是不嫌多的,你怎么能说已经功德圆满了呢?为何说作福不嫌多呢?因为众生的死活轮回,其实长远得难以计算。

在良久以前,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位名叫‘地主’的大王,皇后名叫‘日月光’,太子名叫‘灯光’。灯光太子长得十分正直,后来削发修道成佛,并且陆续度化了八十亿众成阿罗汉。

地主大王在太子成佛后,迎请灯光如来入宫亲自赡养,并且发愿毕生赡养如来及八十亿众的阿罗汉,获得了灯光如来的默许。

地主大王充分赡养了灯光如来七万年。

灯光如来入灭后,地主大王又建了许多寺庙、浮屠,持续赡养其它阿罗汉,直到他们一一入灭,并且也为这些阿罗汉的遗骨建塔庙赡养,这样又过了七万年,直到灯光如来所传的佛法消失了,才去世。

大王!那位地主大王不是别人,就是我的前身。那时,我七万年赡养如来,七万年赡养舍利,只想以此所作的功德,在死活中获得福报享用,而不曾修道求解脱。大王!你知道吗?当时所作的福德,到现在已经全部耗尽了,连毛发般大小的福德也没留下来。怎么会这样呢?恰是因为,死活轮回长远得难以计算,乃至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再多的福报都邑被耗尽,不留一丝一毫。

所以,大王!不要说:今天我作福已经功德圆满,你应当说:今天我所怀孕、口、意的所作所为,都要趣向解脱,我不求在死活中享用福报,但求能获得长远无量的安泰。”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这番教说,不由得毛骨悚然地害怕起来。一阵悲痛哭泣后,以手抹掉眼泪,向佛陀顶礼,承认自己的过失。他说:

“世尊!我真是太愚蠢了,请世尊接收我的懊悔!我以五体投地之礼,表示我悛改的心意。今后,我不会再那样说了,请世尊接收我的懊悔。”

“太好了,大王!你能懊悔悛改。我接收你的懊悔,今后不要再那样说了。”

这时,在大众中,有一位名叫迦旃延的比丘尼,起来赞叹佛陀对波斯匿王的劝勉,并且以自己的前世为例,印证应当趣向于解脱,而不是求在死活中享用福报的教说。她说,三十一劫前她的前世,是一位名叫“纯黑”的差使,他在野马城赡养当时的式诘如来,赡养后,发愿要以这样的功德不堕三恶道,下世见佛闻法而得解脱。她就是以这样的人缘,当代得遇释迦佛,从而修道得解脱的。

佛陀赞叹她是声闻学生中,信解脱第一的比丘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你叫人依着佛法修行,没有人会相信的。为什么?

宣化上人:你叫人依着佛法修行,没有人会相信的。为什么?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想要影响其他人生一种信心,自己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佛法,所谓“依教修行”,依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这个修行,我们知道一点就修行一点,知道多少就做多少;不知道的,那也不需要勉强。譬...

达真堪布:破戒、犯根本戒后如何忏悔,如何重新受戒?

达真堪布:破戒、犯根本戒后如何忏悔,如何重新受戒?

达真堪布:破戒、犯根本戒后如何忏悔,如何重新受戒? 问:破戒,犯根本戒才需要重新受戒对吗?犯支分戒只要忏悔就可以,不需要重新受戒对吗?破戒以后想尽快重新受戒,该怎么办?是必须在上师三宝前受戒吗?因...

达真堪布:邪YIN戒是否有根本戒和支分戒?如何区分?

达真堪布:邪YIN戒是否有根本戒和支分戒?如何区分?

达真堪布:邪YIN戒是否有根本戒和支分戒?如何区分? 问:邪淫戒是否有根本戒和支分戒?如何区分?如果不知道或忘了,在佛菩萨圣诞日里发生了不净行,是否犯邪淫戒?另外,出入色情场所,看色情电影、书籍,...

朝圣是什么意思?

朝圣是什么意思?

朝圣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通常,它是一个人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它重要地点的旅程。许多宗教认为特定地方有灵性重要性。常见的教徒归属的宗教有(排名不...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五色旗的注意事项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五色旗的注意事项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指引:1.当悬挂教旗时,深蓝色的部份必须在悬挂者的左面。2.在五色混合的条子上,深蓝色必须永远在最上方。3.升旗时,必须快速地把旗帜升到桅杆顶,但降下时则须缓慢进行。4.悬挂教旗必...

信相宗显禅师悟道因缘

信相宗显禅师悟道因缘

信相宗显禅师悟道因缘成都府信相宗显正觉禅师,昭觉纯白禅师之法嗣,俗姓王,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即中进士,有声名。有一天,宗显禅师在溪边掬水为戏,到了晚上,他突然想起此事,便发现满室是水,清净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