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梵志悟道

梵志悟道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志匆匆忙忙的跑到佛前,愁眉苦脸的顶礼佛陀。说道:佛陀!我不幸遭遇到人生最烦恼的两件事,想请佛陀给我解决,以减少忧愁!

梵志!是什么事使你这样悲伤?相信我,我当为你解除!

佛陀!第一件是,我最心爱的女儿,年才十五岁,长得美丽聪明,非常令人喜爱。但在前天,忽然得了重病死去了。还有一件是,我田里所种的麦子,正成熟待刈机的时候,突然被野火烧光了。我化了心血劳苦,得来的果实,在几天之内,便破坏幻灭,怎不教我烦恼得几乎要发疯呢?正当我精神恍惚,痛不欲生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佛陀能解除人生一切的烦恼,因此,我来要求佛陀解救我!

佛陀怜愍道:梵志!不必悲伤了!这是你的业命,由於前生的业因所造成的。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灭无常,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凋谢的花朵,也没有不飘落的叶子。自然界的现象是如此,人生一切都是如此,何必徒自悲伤?

世间不能够长久的有四事:

1、一切均归无常。

2、富贵者会成贫贱。

3、相聚者终要别离。

4、强健的仍不免衰老病死。

梵志屏气静听,把佛陀的话记在心中思维后,说道:

佛陀!既然世间上的一切是无常不可靠的,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呢?

真理法性!

这简单的一句话,使真实体验到无常变化的梵志,立刻有所感悟。从彻底了解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当即深信不疑。

梵志的心中,被佛智的光明一照,烦恼痛苦的云雾立刻消散。於是,剃了须发,发愿随佛陀出家,实行解脱烦恼救度众生的工作。

人的真如自性,给无明愚痴蒙蔽了。所以会给虚幻的境界,搞得烦恼不安。但一旦认识自性,智慧之光朗然照耀,烦恼痛苦就会没有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山谷

山谷

山谷有一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贫瘠的土壤几乎被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掏空了。为了使妻子和几个孩子填饱肚子,这家的男主人不得不和其他村里人一起走出大山去碰运气。当父亲离开之后,家里所有的农活都...

达真堪布:离开家一段时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

达真堪布:离开家一段时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

达真堪布:离开家一段时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 问:如果离开家一段时间,家里的佛堂没人供灯供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才如法呢?答:若是长期离开家,没有人收拾佛堂,应该把供品,水都收了,以免供品变质。有机缘、...

净土法门法语:前世因果

净土法门法语:前世因果

1 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投胎,,父母与他一定有缘。缘很复杂,最重要的有四大类;这四类就是佛在经上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2 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来的,对面遇到也不相干,也不认识。所以人与人之间...

为何要供养三宝?

为何要供养三宝?

供养三宝是种福田的方法之一,属于修恭敬心的“敬田”。当佛陀还在人间时,人们会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团和诸佛菩萨,称为“四事供养”。因此供养的意义有二层:一是以能舍、喜舍的心取代悭贪吝啬,成就...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国者,悉作菩萨,无有余乘。并愿所发之...

十大濒危景点“末日游”成时尚

十大濒危景点“末日游”成时尚

全球变暖现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逐渐为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认识和接受,不过谁会想到由于人们担心有的自然景观未来会因气温变化而消失,一些旅行社竟沾了光,目前一种新的旅游项目——“末日旅游”正在一些国家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