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恶的果报

善恶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赞叹。有一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

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殊胜,才能得到这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名为池名,因此,人人都称它为阿耨达池。这宝池的周围是用七种宝贝: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等装饰着。池水是澄清的,共有八种特色,即含有八种不同的滋味。池中并有七色的莲花,无论是什么人,能够有缘来到他这里饮到一掬池中的八功德水,便会知道宿命。

佛陀率领了五百名弟子,运用神足通,来到阿耨达龙宫。各自坐在莲华上,受龙王那美味的供养。受供完后,佛陀令五百上首弟子,各各自述其夙命中的事,于是大家便开始讲他们各自的往事。

在座的五百弟子中,有一位是佛陀的堂弟迦耶尊者,他在莲华座上,述说他在多生前所受的苦报的事实给大家听:

我在多生以前,是一个卖香的人。那个时候,因为常常亲近大德,所以懂得一些佛理,知道礼敬三宝,知道勤修一切功德,当然也了解善恶的果报。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靠近道场圣地,因此,就以卖香为业,贩卖各种名香。后来我的香很出名,无论多远的人,也跑来买我的香,所以我的生意非常好。虽然生活过得很安稳,但是世俗的气质,还不能完全断除,我经不起外境的诱惑,因此犯罪了。

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少女,来我的店里选购名香。这女孩子天生丽质,而且又穿着化开丽的衣服,所以更觉得她活泼可爱。她是无心的,而我则在那淫念的作祟之下,伸出那失礼的手,去握她那尊贵的手臂。当时,她看我如此非礼,曾正颜厉色的表示,要我不可侵犯她。好在我有一念悔罪的心,赶紧把手缩回来,可是已经太迟了,就由于一时妄念的生起,罪业已经成立了,等到命终以后,即堕入烧手地狱里受苦。

在烧手地狱受苦的当儿,也许是我在生之日曾经听闻佛法,知道了忏悔,所以正在痛苦的时候,我开始发愿忏悔。这以后火就熄灭了,地狱的苦报也尽了,从此就还生人间。虽然很庆幸的出生在人间,但右臂常常如同枯了的树木一样,血气不能流通,每一动念,臂就疼痛,做一切事情都感到痛苦不便。我也曾经请了许多名医来诊治,吃药和饮水,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实在是太痛苦了。

这种苦痛经过了许多生世,到后来遇到佛陀在世,才去佛前求医,并出家做了沙门,证得了阿罗汉果,得到了清凉的灭度,得到了永恒的解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还阴债价格一般多少钱?

还阴债价格一般多少钱?

对于受生债每个人的生辰八字都包含了天干和地支,天干地支里面有很多我们过去和未来的信息,其中根据相关的天干地支可以知道我们每个人在出生时的阴債借欠情况;在老君《受生经》里有说,人在转世投胎时灵魂在天曹...

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

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听质直语?自古忠言逆耳,同样自古因善纳谏言而名垂史册的名人志士和君王亦不少见。那么自古所谓的忠言和我们佛教徒所言的质直语一样吗?个人认为,忠言与质直语虽有不同,但对多数听者而言感受却...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优婆塞戒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 昙无谶 译优婆塞戒经卷第一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中阿那分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

劝人戒杀诗

劝人戒杀诗

劝人戒杀诗1.邻鸡夜夜竞先鸣,听此萧然度五更;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2.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3.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10卷)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10卷)

227 08 P0536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10卷)【后秦 鸠摩罗什译】No. 227小品经序释僧睿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何以登道场...

李四龙教授:仁寿舍利的“感应”分析

李四龙教授:仁寿舍利的“感应”分析

仁寿舍利的“感应”分析北京大学 李四龙中国佛教史料里保存了大量的舍利信仰资料。内心的信仰,原本是一种隐秘不显的个人体验,但是,这种舍利信仰,竟以最直露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所有在场的人都能耳闻目睹,亲身...